离上帝最近

离上帝最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轶君:1976年生,上海人,新华社记者,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年8月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的记者,是当时惟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采访过阿拉法特,亚辛、阿巴斯,等中东关键人物。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周轶君
出品人:
页数:311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4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7680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东 
  • 纪实 
  • 周轶君 
  • 战争 
  • 新闻 
  • 记者 
  • 以色列 
  • 巴勒斯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周轶君,女,上海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年6月,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多次采访过阿拉法特,阿巴斯,亚辛等中东关键人物。第二届 CCTV“中国记者风云榜”得主。

她的作品《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作为上海文汇出版社首部社庆佳作隆重推出。在加沙的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周轶君接触了大量当地人物和风情,与阿拉法特、亚辛、阿巴斯等有多次直接的接触。她把她的所见所闻通过博客的形式传达给可以观看到的每一个人,引起广泛关注。这些片段的集合汇就了这部作品,记录了她七百多天从进入加沙到离开加沙的整个历程。其间,死亡、仇恨、真情、矛盾,交错并行,充满了陌生而刺激的阅读趣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几乎饥渴地读完了这本书,在地铁上,在课堂上,在床上。 一直以来很喜欢国际新闻,但是从来排斥中东新闻。因为总是充斥着“爆炸”、“仇恨”这些我很不喜欢的元素。看这本书完全托小胖推荐,也想真正的了解下这片黑色的土地。 几次眼泪夺眶而出,无数次的揪心。不是因为文字...  

评分

要问在我浅陋的认知里,一个女人最酷的职业是什么?从前至现在,一定想也不想地回答:“记者”。只有记者,让一个女人得以义正言辞用笔和脚丈量男权社会里的“万卷书,万里路”究竟有多远,且她的眼光是冷的,冷眼细细打量人和事,聆听并辨识雨林里风呼啸而过的声音里的生机。...  

评分

黑白基调封面上小女孩美丽而又忧伤的眼神让人心里隐隐作痛,把书捧在手中犹豫了一会儿,选择接受洗礼。这注定是一次悲伤之旅,自始至终有很重的东西压在心头。过往,只在电视上看到爆炸、流血、悲伤,旋即各样的新闻、讯息冲淡了一切,不曾知晓那些整日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是怎样...  

评分

要问在我浅陋的认知里,一个女人最酷的职业是什么?从前至现在,一定想也不想地回答:“记者”。只有记者,让一个女人得以义正言辞用笔和脚丈量男权社会里的“万卷书,万里路”究竟有多远,且她的眼光是冷的,冷眼细细打量人和事,聆听并辨识雨林里风呼啸而过的声音里的生机。...  

评分

“虽然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但我坚信一切将会是令人兴奋的。--珍妮古道尔” 生活的是一个世界,祥和安静,每天充斥着堵车尾气,翻开书又是另外一个世界。欢迎来地狱。 加沙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因为没有工业,即使垃圾遍地,轰炸持续,天空依旧湛蓝,空气依然...  

用户评价

评分

同样是高中一遍遍读的书,亲历者的笔下,那么惊愕的现实,变成了深邃的文字。那些孩子的目光里,那么多的苍凉。

评分

追随着周轶君的文字,我仿佛亲身体验到巴勒斯坦人闷罐子般的生活, 以色列人的起起落落。兴奋,恐惧,感动和悲哀。 正如她所说“我可以离开,而可怕的是,他们的日子还在流淌” 在此之前,我对巴以之间的战争一点概念都没有,亚辛遇刺的那天新闻也是看到了, 只是当时不知道一名28岁的中国女孩当时也在那里,承受着死神的不断擦身而过所带来的 恐惧。 佩服她有这样的勇气,完全地投入成就着自己心中的信念,这是看完《离上帝最近》 之后才想到的。而在阅读的整个过程,心一次次的被重击,沉沉地给压着,闷着, 没有思

评分

这本书是一个驻中东女记者的日记。女人该是远离战争的残酷无情的,而她亲历现场用最坚硬又最柔软的话语告诉我一个真实的巴以世界,战场上势不两立,现实中唇齿相依。如果说感动是太肤浅的,甚至会很容易从书中的情绪回到现实,但是这样的日子在中东已经流淌几十年。争战有时,和好无期。 “在巴以地区,这片传说中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我没有见到天使,也没有见到魔鬼,流血、流泪的,都是人。”

评分

我想起水均益在可凡倾听里说起伊战 他说 作为一个记者 那一刻 我们都是希望开打的。 当我看到周轶君说道 她把染血的鞋子换掉 换了一双白鞋 白色的鞋子很快又沾满血迹 那一刻眼睛就酸的不行了 她在加沙和耶路撒冷生活 认识了那里的朋友 她说那里的孩子上一秒还满脸恐惧 下一秒看见相机就露出笑脸 她也脆弱 但她更坚强 我想成为一个 像她这样 柔软 冷静 专业 又不失本心的 记者

评分

重新读这本书,下意识翻了后勒口,发现竟然是最近正在合作的人策划的,而且是她的处女作。大学时代喜欢的书,跟现在的合作伙伴,重叠在一起。在这个与书有关的人生里,缘分太奇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