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讲述一位曾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期被骗到湖北当慰安妇的78岁老妇袁竹林、一心寻找被迫分离的老伴廖奎的故事。李碧华在书中纪录了从她被袁竹林感动、愿意帮她完成寻人心愿、到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帮助现居武汉的袁竹林找到已迁至山东的廖奎的全过程。找到廖奎时他已双腿残疾,李碧华直到最后都陪伴袁竹林全程走完这一段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寻人旅程。
小说家李碧华在这本书里放弃了瑰丽的文字,追踪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却还是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文学技巧。书中最珍贵的是作者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及情感介入,其意义超出单一的历史事实,袁竹林的故事其实是日军侵略中国期间20万中国慰安妇的缩影。
我是被这个标题吸引的,李碧华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作家,因为她的文,有瑰丽诡异的魔力。《霸王别姬》、《青蛇》、《秦俑》、《胭脂扣》、《诱僧》。我以为这又是一部讲述男男女女的红尘恋情的脂粉文章。可,刚开始看就已经忍不住感到深深的压抑和痛苦。这本书竟是一本纪实回忆...
评分 评分写于2010年4月19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 一个慰安妇的烟花血泪史,但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二十万慰安妇的一世伤痕,然而,“伤痕”这个词,显得太不痛不痒了。 看着图片中一个个年迈的老婆婆,心中的五味杂陈,真的说不出,道不明,连生气都没了力气,能怎样呢,过去的,...
评分无论这个故事读起来有多么不寻常,跌宕起伏.它所讲述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女人的命运,只是不巧,她,生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 作者处理的最好的是,并没有拿出看待异端的眼光来写袁婆婆.书中只拿出了一章写袁婆婆当慰安妇的经历,也没有刻意渲染她遭蹂躏的过程~给婆婆留下了许多尊...
评分窗外的雨淅沥渐退,天居然泛出了些光亮。怪事。 撑着还能自控的身体,顶着昏沉的脑袋,坐到电脑前,把这篇文章完成。怕是再不写,身体就完全受病痛控制了。等痊愈再写,文字可能就越狱了。趁着我还没倒下,先困住他们。 (一) 合上书,我的心已跌出了胃。...
比电影更残忍的鲜活人生,这是战争中的寻常人,是各种斗争的受害者。 想起《寒星月》里的几篇,难怪李碧华难以对大陆管理者有丝毫好感 ps:实在难以忍受每页红线的阅读干扰,哪个脑残美编?
评分真实的力量。
评分朴素的让人想流泪的爱情
评分大一的时候读过,今天看四老爷藏书才想起读过这本,没错,里面日本兵的各种残忍手法在当时的确吓惨我了。
评分比电影更残忍的鲜活人生,这是战争中的寻常人,是各种斗争的受害者。 想起《寒星月》里的几篇,难怪李碧华难以对大陆管理者有丝毫好感 ps:实在难以忍受每页红线的阅读干扰,哪个脑残美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