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讲述一位曾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期被骗到湖北当慰安妇的78岁老妇袁竹林、一心寻找被迫分离的老伴廖奎的故事。李碧华在书中纪录了从她被袁竹林感动、愿意帮她完成寻人心愿、到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帮助现居武汉的袁竹林找到已迁至山东的廖奎的全过程。找到廖奎时他已双腿残疾,李碧华直到最后都陪伴袁竹林全程走完这一段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寻人旅程。
小说家李碧华在这本书里放弃了瑰丽的文字,追踪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却还是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文学技巧。书中最珍贵的是作者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及情感介入,其意义超出单一的历史事实,袁竹林的故事其实是日军侵略中国期间20万中国慰安妇的缩影。
读李碧华长篇记实报告《烟花三月》,看他们一生跌宕,命运多桀。走过上世纪最屈辱的战争岁月,被日人蹂躏践踏;被卷入十年文革的黑暗洪流;风烛残年时,仍然是步履维艰,苟活在邻人是非鄙夷的唾沫里……至耄耋之年,男的还在为摘掉文革帽子而奔走,女的还在为争取日本政府...
评分读李碧华长篇记实报告《烟花三月》,看他们一生跌宕,命运多桀。走过上世纪最屈辱的战争岁月,被日人蹂躏践踏;被卷入十年文革的黑暗洪流;风烛残年时,仍然是步履维艰,苟活在邻人是非鄙夷的唾沫里……至耄耋之年,男的还在为摘掉文革帽子而奔走,女的还在为争取日本政府...
评分这篇是她的作品中为数不多的长篇纪实,开始只是被名字和里面武汉的照片吸引,结果被里面记录的故事完完全全的震撼了,情节曲折好似电视剧,但这确实是此地有其事有其人,比楚天金报的情感专栏故事还真要真。 要说这故事也就是两个不可能相恋的人相恋了,后苦于现实被迫分开,...
评分 评分窗外的雨淅沥渐退,天居然泛出了些光亮。怪事。 撑着还能自控的身体,顶着昏沉的脑袋,坐到电脑前,把这篇文章完成。怕是再不写,身体就完全受病痛控制了。等痊愈再写,文字可能就越狱了。趁着我还没倒下,先困住他们。 (一) 合上书,我的心已跌出了胃。...
“战争是雄性的斗争方式,最受伤的无疑是女性。”慰安妇所受的伤害不仅仅来自日军,来自身边每一个人,可能有你也可能有我,这些都是悲剧所在。
评分女人的,我们的,所有人的,无法忽视的摧残以及枯槁的泪
评分大一的时候读过,今天看四老爷藏书才想起读过这本,没错,里面日本兵的各种残忍手法在当时的确吓惨我了。
评分朴素的让人想流泪的爱情
评分我也读过不少“女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