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讲义

文献学讲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王欣夫
出品人:
页数:277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4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39086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王欣夫
  • 文獻學
  • 目录学
  • 版本学
  • 目錄學
  • 中国
  • 版本
  • 文献学
  • 古籍整理
  • 版本学
  • 目录学
  • 校勘学
  • 学术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
  • 文献考证
  • 历史文献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的古典文献学专家王欣夫先生生前的授课讲义,从目录、版本、校雠三个方面综合地对文献学的流变概况作了论述。尤其是这部写于近半个世纪以前的著述,在当时就独具慧眼地注意到新出土的各种资料、日本等海外所存的中国文献在文献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现代学者在校雠学方面的成果。

作者简介

王欣夫(1901-1966),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家,著有《文献学讲义》、《藏书纪事诗补正》等,整理出版他人著作有《许学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文献学的涵义
第二章 目录
第一节 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节 目录学的重要
第三节 目录的分类--七略与四部
第四节 目录的体例
第五节 史家目录
第六节 补史目录
第七节 官家目录
第八节 私家目录
第九节 地方著述目录
第十节 专科分类目录
第三章 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版本的重要
第三节 版本前的文献材料--甲骨、金石、简牍
第四节 未有版本前的写本
第五节 两宋版本的概述
第六节 辽金元版本的概述
第七节 明代版本的概述
第八节 清代版本的概述
第九节 已有雕版后的钞本
第十节 鉴别版本的方法
第四章 校雠
第一节 校雠的起源
第二节 校雠学的重要
第三节 校雠必备的条件
第四节 校雠所根据的材料
第五节 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雠学
第六节 汉晋人的校雠学
第七节 南北朝唐人的校雠学
第九节 清代的校雠学
第十节 现代的校雠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着读着,就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

评分

本科时唯一一部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文献学教材,个人认为也是最好的一部,材料原始,论述平实,囊括了文献学最核心的内容。今天偶然发现1986年本第四章校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凡例”一条完整抄录了凡例,此本已删。原本尚有王欣夫先生1959年所作后记,态度极其诚恳,说明本书是“试学班固的方法,多采用前人的材料而加以整理,大都注明它的来源,而附以自己的管见”。这正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与优点,比时下某些辗转贩卖空洞理论的教材不知好多少,实在不该删减。且前言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说明,欺骗我好多年啊。。。

评分

王欣夫先生认为“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这样广义的文献学无法在课堂讲授,但为了“执简御繁,举一反三”,给予后人“一把多种形状的钥匙”来认识、运用、处理文献,他提出文献学应包括目录、版本、校雠这三方面内容,并进行梳理,给以丰富资料。但从《论语·八佾》起,“文献”即指有关典籍制度的史料文字以及多闻熟悉掌故的人。王夫之先生不自觉地沿用了“文献”狭义的概念,仅指具有史料价值的典籍文章,或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口耳相传的传说,适用范围比较小,不及其他,或待补充。考证学、避讳学、方志、家谱、档案文献、少数民族文献、出土文献均不见于其书,或不可过分依赖奉为圭臬。

评分

常读常新!

评分

相当漂亮,不过排印上有些错误,还有把何晏当成晋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