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特茲・特剋爾生於1912年,在芝加哥長大,1932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034年畢業於芝加哥法律學院。他曾在廣播電颱每天連播的廣播劇中扮演角色,曾擔任廣播電颱的唱片音樂節目主持人、體育節目評論員和電視節目主持人,並曾周遊各國現場采訪。
60年代中期,因美國及全球時局激蕩,促使他走上街頭,深入人群,記錄社會思潮,先後寫成《斷街――美國都市采風錄》、《艱辛歲月――美國經濟大恐慌的口述曆史》、《工作》、及《美國夢尋》等一係列“口述實錄體”作品。他所首創的這一新體裁及對美國眾生相的生動記錄為他贏得瞭普利策文學奬。
本書真實記錄瞭100個美國人的100個“美國”,是80年代美國版的“口述實錄體”人生哀樂檔案集。作者在全美國采訪瞭300人,精選其中百篇結集成書。
在這100個美國人中,有美國小姐、雇傭槍手、影星、歌手、政界和媒界人士、老闆、流浪者、大學生、罪犯、教徒、三K黨黨魁、城裏的街坊鄰客、貧民區的姑娘、山區的鄉下佬、移民及其後代等美國各界三教九流的人物。作者任其對著話筒,傾吐胸中積聚的喜怒衣樂,談他們作為一個美國人,在美國本土尋求“美國夢”的人生經曆中的所想與所急,所失與所得。作者在編寫時雖自有其主旨,但行文成篇不拘一體,不作褒貶,無斧鑿痕跡,讀來發與鄰人絮語,莊諧並作,生動親切。
從這些人生經曆檔案中,可瞭解到美國作為當代西方首富的強處、活力,其負擔、病亂,以及其與生俱來的危機、無計排遣的煩惱;可體會到美國普通百姓的可敬可愛可憫之處,加深對美國社會及製度的瞭解。
虽然有点儿过时,但是很有价值,适合和《光荣与梦想》同时看,从两个角度理解美国。我喜欢这种真实的、从平凡人的视角观察社会的叙述方法,可能有的口述有些夸张,但是记录者还是尽可能地客观平实了,我信任他。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非常好的訪談體記錄
评分從形式到內容都很完美的好書.我所讀的是1984年版,當時的定價隻有3.20元.
评分在學校圖書館不經意間發現,是書名吸引瞭我,但是一個個故事讀來。真有一韆人有一韆個哈姆雷特的感覺
评分最早見到這本普利策奬獲奬作品節錄是在八十年代的《世界文學》雜誌,美國夢一言以蔽之,就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在民主法製健全的社會,如果加上自己的努力,這種夢實現的可能性頗大。當然,在彆的地方盡管也有夢,如果脫離社會背景,隻能是噩夢一場。
评分有兩篇還蠻感動的,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討厭美國人和美國夢。這個版本的排版邏輯太混亂瞭,全身難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