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波罗斯·比尔斯(1842-1913),19世纪美国文学怪杰,在文学史上与马克·吐温齐名的著名小说家,1842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贫苦家庭,中学肄业后当过印刷学徒工,1861年参加美国南北战争,复员后任记者和编辑。短篇小说的创作使他成为了英语世界引人注目的重要作家,《魔鬼辞典》的问世,更为他赢得了盛名,有人热烈颂赞,也有人辱骂抨击。不管毁誉如何,此书在西方一版再版,经久不衰,“魔鬼辞典”已成为流行于全世界的一个通用名词,形形色色的续书、仿作至今层出不穷。1913年,比尔斯在墨西哥战争中悄然遁世,不知所终。
2008年初,一本很不正经的辞典砸晕了我,砸的我笑逐颜开。印象中的辞典,就像一个一本正经的白胡子老头,连眉毛和胡子都透着股严肃和儒雅。这本辞典,既不严肃,也不儒雅,真要比喻,倒像是新龙门客栈里很NB的那个小子的剔骨刀。这把刀的主人,译者莫雅平这样说他“其调侃一...
评分 评分在不读书的90年代,使我觉得书还可以用于消积除郁,可以消解许多框框,让我记得这种方法的同时,用了这种方法去思考,轻松而时有严肃. 尽管我都忘了他说了些什么,现在,我却记得这个"魔鬼"
评分A 变态的(abnormal),形容词反主流的态度。保持独立的行为与思考就意味着变态,而要当个变态就绝对惹人厌恶。也因此,通常辞典编纂者都强烈暗示当个平凡的普通人绝对是件好事,并能得到心灵平静,要读者采取一种最接近地狱与死亡的生存方式。 熟人(acquaintance),名词认识...
评分作者真的以一个自我悲观加上广泛阅读量的基础来解释了这个世界,哈哈哈~
评分安波罗斯·比尔斯是19世纪美国文学怪杰,在文学史上与马克·吐温齐名。我的这本《魔鬼辞典》是漓江出版社的1991年版,我专门重翻了一下,其译者莫雅平写的译序标题为《一面专照后脑勺的魔镜》。战斗(battle):一种解政治疙瘩的方法,用舌头解不开,那就用牙齿咬吧!不过我早把这个词条简化:舌头不能解决的,就用牙齿咬吧。也许是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很多词条不实用,故减一星,如果再精减成中国大多数人都能够领会的幽默(不谈睿智),也许可以继续成为经典。
评分很有趣
评分讽刺
评分讽刺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