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者,美國《時代雜誌》票選2000年100大人物。英國人,1928年齣生,牛津大學麥格德林學院畢業。上尉軍階退伍之後,在巴黎擔任《真相》月刊(Realites)的助理編輯。1955至1970年間任職英國《新政治傢》雜誌。他曾為全球最著名的報紙及雜誌寫稿,到過五大洲採訪新聞,替報社及電視專訪過各國總統及總理,以及為大學與企業開班授課。閒暇時,喜歡畫畫及爬山。
著作等身,包括《猶太人史》、《當代》、《英國人民史》等,其中最有名、爭議也最多的就是這本《所謂的知識分子》。
本書所收錄的人物多是讀者耳熟能詳、影響歷史進程的西方思想傢和作傢,如盧梭、雪萊、馬剋思、易蔔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沙特等,以及讀者未必熟悉,但也是深具影響力的人物,如英國齣版傢高蘭茨、美國作傢威爾遜、好萊塢劇作傢海爾曼等。
作者抽絲剝繭,將這些知識分子放在聚光燈下探照,現齣他們的:錶裡不一、利慾薰心、欺世盜名、愛慕虛榮;眼花撩亂的兩性關係、錯綜複雜的親友問題。他們總是居高臨下指導別人,私下的生活卻自相矛盾。
盧梭自稱生來是為瞭愛,其實他最是忘恩負義,對一再襄助他的養母兼情婦華倫夫人袖手旁觀,任她貧病而死;他一麵鼓吹兒童教育,一麵卻把五個親生孩子送進棄嬰收容所。雪萊的愛像火焰,經常灼傷靠近他的人,他在性關係上的混亂令後人瞠乎其後。托爾斯泰大談博愛,其實從沒愛過具體的人,他自認是上帝的兄長,結果卻把自己的傢庭帶入荒野。沙特、羅素、布萊希特、海明威等人,利用名作傢的地位,誘惑眾多女性,有的組成「後宮」,有的「追逐每一個穿裙子的人」……。
約翰遜就像是一位「道德偵探」,他清掃歷史的塵埃,重新檢視這些知識分子頭上的光環,並語重心長的說:「任何時候我們必須記住知識分子慣常忘記的東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須處於第一位,一切專製主義中最壞的就是殘酷的思想專製。」
一 人性 约翰逊对这些臭名昭著的知识分子作了一份详细的考察,他们身上固然有知识分子一些特有的毛病:自大、虚荣、漠视他人、自我中心等等,但如果全部视为他们的问题,或者只有他们存在问题,是否有失偏颇? 约翰逊应该再写一本《大众》或《人性》,与之对照,看看这些臭名...
評分刚读毕《知识分子》(保罗·约翰逊著),国内发行本缺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章,网上有译文。 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为本世纪那些造成巨大社会灾难的计划负责,作者对一些著名知识分子追名逐利、言行不一进行了揭露(从学术看很难进行事实反驳),这是本书的价值之一。但是作者选取的十...
評分看完了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专揭知识分子尤其是大知识分子短的书。作者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维克多·高兰茨、莉莲·海尔曼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常人所知的私生活。以往,这些...
評分 評分反公知,尤其是反左派公知,很有必要。
评分以道德襲擊學問乃是中西都有的陋病,可貴的是作者並非一味挖八卦,從八卦入手,爾後乃有誅心之論,看到精警處可堪擊節,對於破除某些人的盲目崇拜倒是有一定作用。
评分是照妖鏡,是解毒劑,更是激發窺私欲的名人八卦集錦,南方朔在序言中言之鑿鑿揭露瞭約翰遜寫作此書的罪惡動機,我還是好奇他怎麼肯費這麼大功夫專注於挖掘、搜集、考證、連綴一個又一個文人學者的一切負麵事跡,簡直偏執得令人肅然起敬。說實在的,盡管他行文猛料迭齣言必有據,我還是覺得如自大虛僞貪財好色不過是人類普遍的劣根,無非齣現在一嚮自詡或被推許為人類良心或聖徒化身的知識分子身上,反差過大。但他們的不朽作品對人類精神財富寶庫的貢獻,豈可因此一筆抹殺?PS.文字竪排確實有效降低閱讀速度。
评分天纔大多是瘋子,如果瘋狂是纔華的機會成本,不如做個普通人。
评分已絕版,買瞭本二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