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我看見世界正在被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雷聲正在接近..可是我仰天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 摘於7.15.1944 安妮日記)。 繼(莎拉塔的圍城日記)之後,再次感動全世界的少女心事....這是以一個15歲少女的觀點,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猶太人受到納粹迫害的真實告白,(安妮的日記)重新加入安妮對自己青春期的幻想、對母親及「密室」友人失敬之處.. 較原先版本增加了30%的內容,是最新、最完整的版本。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裡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能繼續活著。』,自從安妮死後,她的日記己被翻譯為55種文字,風行全世界2400萬冊以上,安妮的確以另一種方式完成她想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這個最新批露的本版本,對於已經識安妮的人來說,提供一個重新發現安妮的機會;對於未識安妮的人,則是一個值得珍藏的版本。 本書由(智慧書)譯者彭淮棟先生翻譯,社評家南方朔先生作序推薦。
6月,突然接到一个老友的邀请,于是匆匆踏上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刻板印象中,从这座城市联想到的除了郁金香,自行车和运河,就只有大麻和红灯区。 却没有联想到,这里还拥有大量梵高,林布兰特,哈尔斯等艺术巨匠的传世之作;这里还是那本家喻户晓的《安妮日记》的真实...
评分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这一切来的那么的突然。。。 虽然已事隔68年,对当时的一切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真实的生命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消失时;当从一个独立、乐观、聪明...
评分看完安妮日记了。开始只是觉得这日记写的很是真实,呵呵,就像每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女孩日记,最多只是因为发生在一段特别的日子里罢了。 一样的自私自大,一样的会对爱情憧憬或被异性吸引,一样的觉得自己那么特别,时不时的自怨自艾故作沧桑一下。但是,突然的,日记结束...
评分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 版本A:这是日记的原始版本,安妮一共用了四本日记本。第一本是父亲送给她作为13岁生日礼物的红色花格子封面的日记本。第二本由克莱门先生买给安妮,记下了1943年的大部分日记,不过这本已经丢失。第三本和第四本保存了下来,其中第三本有着黑色的封皮...
评分我不知道你至今看过最你最觉得伤感的是什么样的文字?是如琼瑶阿姨一般的苦情戏,几个故事的主人公不乱男女会为点滴琐碎歇斯底里的痛哭宣泄感伤;还是如某些网络文学一般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段段黑暗到令人发指的桥段;我不曾仔细品读过这些文字,相较之下,我更钟爱的是...
小时候太喜欢看了
评分小时候太喜欢看了
评分安妮,一个乐观而不幸的犹太人。
评分害怕和世界一起变成随便。我心里所想的安妮就是这样子的美。和书的里里外外一样美。也跟八月份在“迈欢乐“的上午,从5层看到的近处远处的这个城市一样美。
评分犹太人无时无刻不热爱着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