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电视剧赵薇版的烟云,从开始看,我就被吓住了,姚木兰要嫁给老大冲喜,幸亏蔓娘回来,虚惊一场;妹妹莫愁又和老三好上了,结果为了一个很拙劣的小误会,导演偏让他们解释不清,然后大家闺秀出身的莫愁,楞是在大喜之日离家出走,说是为了惩罚一下老三.(以一般人的常情和智力都该知道,这不...
評分愉快而沉思。 以一介女儿身读京华烟云,品木兰莫愁,我承认已自当狭隘了些。 可是,看到如此幸福的一众美好,我还想说,不要问别人为什么,而是多自问凭什么。 是的,我是写给一众正在美好或将要美好的。 在太多人眼里,木兰是矫情的。她玩味太多,她妙想太多。一个富里...
評分林语堂曾经说过姚木兰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中国女性典范,进退得宜,属于怀抱理想而勇敢抗争现实的大好青年。对大多男人来说,也许木兰真的就是梦中情人。不是太保守,懂得情趣,可以接纳丈夫的不忠;也并不太先进以至于女权至上,进得厅堂便还是曾家的好儿媳,守本分知礼数,...
評分林语堂是用英文写这本书的,诚然,他也是想写给外国人看的,他想翻译《红楼梦》,但最终写就“Moment in Peking”,这本让我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想起《红楼梦》的民国小说。 章回的标题比传统章回小说更粗白,文字的叙述也比同时的白话文更浅显,有翻译的缘故,就像林...
評分灿烂与温润 ——《京华烟云》中的木兰与莫愁 文/张素闻 姚木兰与姚莫愁虽为富裕姚家的小姐,却并不养尊处优,也不缠足,她们的父亲姚思安自幼就要她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她们学习之后做饭劳作。她们受的是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德言容工都出人头地,...
早年看的什麼版本已經忘瞭,現在收的是遠景94年第四版,應該是鄭陀,應元傑的譯本。小說本就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故事,有些語句尤其是與哲學觀點有關的未免多一些解釋,看過的譯本多少都帶瞭西方的語言習慣。但總體來說,林先生的語言簡煉幽默,這本小說寄托瞭他的理想,所以總體的情緒都是樂觀積極的。能帶來閱讀的愉悅。
评分早年看的什麼版本已經忘瞭,現在收的是遠景94年第四版,應該是鄭陀,應元傑的譯本。小說本就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故事,有些語句尤其是與哲學觀點有關的未免多一些解釋,看過的譯本多少都帶瞭西方的語言習慣。但總體來說,林先生的語言簡煉幽默,這本小說寄托瞭他的理想,所以總體的情緒都是樂觀積極的。能帶來閱讀的愉悅。
评分早年看的什麼版本已經忘瞭,現在收的是遠景94年第四版,應該是鄭陀,應元傑的譯本。小說本就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故事,有些語句尤其是與哲學觀點有關的未免多一些解釋,看過的譯本多少都帶瞭西方的語言習慣。但總體來說,林先生的語言簡煉幽默,這本小說寄托瞭他的理想,所以總體的情緒都是樂觀積極的。能帶來閱讀的愉悅。
评分早年看的什麼版本已經忘瞭,現在收的是遠景94年第四版,應該是鄭陀,應元傑的譯本。小說本就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故事,有些語句尤其是與哲學觀點有關的未免多一些解釋,看過的譯本多少都帶瞭西方的語言習慣。但總體來說,林先生的語言簡煉幽默,這本小說寄托瞭他的理想,所以總體的情緒都是樂觀積極的。能帶來閱讀的愉悅。
评分早年看的什麼版本已經忘瞭,現在收的是遠景94年第四版,應該是鄭陀,應元傑的譯本。小說本就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故事,有些語句尤其是與哲學觀點有關的未免多一些解釋,看過的譯本多少都帶瞭西方的語言習慣。但總體來說,林先生的語言簡煉幽默,這本小說寄托瞭他的理想,所以總體的情緒都是樂觀積極的。能帶來閱讀的愉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