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荷瓦兒 及 派·法勒 (Maj Sjowall & Per Wahloo)
瑞典籍夫妻檔作家,共同創造出犯罪小說史上著名的「馬丁·貝克探案」系列。這對左翼文學家,決意運用小說來提供社會省思:「我們把創作犯罪小說當作一種解剖刀,一刀一刀劃開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假象與弊病。」兩人藉著馬丁·貝克所共事的團隊,呈現資本社會日漸惡化的問題,如毒品、性犯罪、盜竊等各種犯罪事件,而且藉著他同僚的作為,來描寫處身國家機器中的無奈。兩人從一九六五年開始計劃性的每年出產一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主角的系列推理,有意識地逐年觀照社會環境的變遷及人心世情的轉折,直至一九七五年法勒去世為止,兩人共完成了十本小說。
這對夫妻都是媒體工作者,時常接觸實際的犯罪案例,因此內容描述極具真實感,筆鋒如報導般簡練有序,細膩順暢,娛樂性十足,仿若真實辦案的氛圍,初時線索凌亂、步調緩慢,然而隨著情節發展氣氛亦逐漸熾熱、緊湊且緊扣人心,有令人非一口氣閱畢的流暢感。
這一套馬丁·貝克系列,被稱之為史上最佳「警察辦案小說」(police-procedural novel) 之一,也是同類型小說中的不朽經典,英國推理界權威H.R.F·基亭甚至對它做出「人生盡在其中」的高度評價;此外,它們亦是瑞典推理小說自始以來第一次打入國際市場、而且深獲歐美推理界推崇、並在銷售數字上展現傲人成績的深刻作品,至今對犯罪小說仍舊影響深遠,獨樹一幟。
斯德哥爾摩發生一件集體謀殺案,九名乘客在公車上遭到亂槍掃射,結果無人生還,新聞一曝光便造成社會震驚。奇怪的是,死者之一是一名年輕警察,傳媒揣測他是在查案過程中遭到歹徒暗算。不過,他的上司馬丁·貝克探長明白事情不是這麼回事,因為探長知道他的手下在那個時間不應該出現在那輛公車上面。他奉命展開一連串調查活動,不料卻讓貝克探長遭逢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危機,因為最大的困難是在於線索居然扯上一樁多年前未破的懸案……本書曾獲得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發的「愛倫坡獎」,被譽為一九七〇年最佳推理小說,亦獲得瑞典福爾摩斯獎之最佳懸疑小說獎及義大利的「天主教城推理小說首獎」。
這本小說一九七三年被福斯影業公司拍成電影,不過場景搬到舊金山,角色換成美國警察由華特·馬修、布魯斯·鄧 (Bruce Dern) 、婁·高思 (Lou Gossett) 主演。
据说作者夫妇两人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从他们的小说里确实可以看到批判资本主义的影子。但比起我天朝以前的一些作家,他们鞭挞得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我总觉得那些北欧的福利国家比我们更像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却还不满意。不管怎样,这是本好书,虽然谜团有些粗糙,但多线...
评分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这也许是侦探小说的魅力所在。生姜同学听说我在读福尔摩斯,随手向我推荐了马伊舍瓦拉、佩尔瓦勒夫妇。吸引我的依旧是文字,这种跳跃的,节奏感强的文字几乎能够调动你紧张的感官。我用两个午夜,读完了它。 感谢生姜同学。
评分侦探小说怎么吸引人读下去?可以像《尼罗河上的惨案》那样布下满天疑阵,引着人一步步走向陷阱,等到一只脚踏进去才发现,真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上当中找到乐趣;或者像柯南道尔一般,一步推理解开一个谜团,不断享受阶段性的胜利成果,像好酒的人遇到好酒,越喝越上瘾。 ...
评分 评分作品本身就不去赘述了,在本格推理大行其道的今天,纯叙述型的侦探小说很难获得读者们的共鸣。究其原因还是无法产生代入感,这是一种身在其中一起寻找案件真相的参与感,其对读者的所提出的挑战远远超过传统的侦探作品。 欧美侦探小说对于中国/亚洲读者实在不够友好,除了题材...
远流图书
评分远流图书
评分远流图书
评分远流图书
评分開始於 Jul 04, 2013 結束於 Jul 09, 201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