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1900—1997),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在她12岁那年,迫于生计,沦为青楼卖唱女。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以心相许,逃出了妓院,与夏之时结婚,并随夏之时一起来到日本。在日本,董竹君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和文化。四年后,她随夏之时回到成都,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后,她成了四川省都督夫人。然而,家庭里的封闭与落后,使刚刚开始新生活的董竹君感到窒息,最终与丈夫夏之时离婚,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来到上海。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黄金荣、杜月笙等权贵们之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1949年后,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1997年的12月6日,董竹君安然去世,终年97岁。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了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族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历尽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女老板。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董竹君的名言: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董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女人,在旧的社会中,她既成就了事业,更树立了一个女人的形象。 我想拿董竹君和清朝年羹尧相比。 董竹君能力非凡,或刚或柔,做成大事业,又得到众人敬佩;年羹尧刚性太重,做成事,却遭天下指责。 年羹尧成事后,骄横无比,留恋富贵;董竹君顺应潮流,...
评分对四九之后五七年之前的运动着墨较少,对文革尤其牢狱生活写的详细一些。不管她以前如何(我先看的文革一段),文革期间的经历对一个老人家的确残忍,但虽然她脑中有一连串的疑问,但她对当政者(毛泽东)一直笃信不疑很让我感到奇怪,或者是因为后来的运动将其大脑格式...
评分看完董竹君自撰《我的一个世纪》。 P249望江楼上望江流,人自望江江自流。人影不随江水去,江声不断古今愁。——四川成都望江楼 P494自得其乐 凝眸残壁画二幅,庙会欢歌戏于途。妻急慰衣夫趋舞,囹圄独影人不孤。 P491换狱 吹号起床刷便桶,餐餐窝头酱汤供。冷冻无暖板一块,...
评分2008年,在董竹君老人去世后的第10年,三联书店再次出版了她的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作为10年前的修订版,新版本紫粉色的封面仿佛雾气弥漫,远景是她少女时代的清秀,近处是年老时的从容,两张照片姿态几乎相同,她把双手轻握放在身前,而前后的错落感,宛若书中的女子正从...
评分2008年,在董竹君老人去世后的第10年,三联书店再次出版了她的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作为10年前的修订版,新版本紫粉色的封面仿佛雾气弥漫,远景是她少女时代的清秀,近处是年老时的从容,两张照片姿态几乎相同,她把双手轻握放在身前,而前后的错落感,宛若书中的女子正从...
出了有些下结论的地方有点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个很了不起的女性~
评分很立体很厚重的一辈子。
评分初中时读过
评分初中时读过
评分初中时读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