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发现陈寅恪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先后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并获选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历史学部研究员、剑桥大学克莱尔堂(Clare Hall)斯伯丁研究员(Spalding Fellow)。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与学术。已出版《中国中世寺院主义之复兴》、《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近代传教士论中国宗教》、《景风梵声》等论著,并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怀宇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5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160990
丛书系列: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学术史 
  • 陈怀宇 
  • 思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陈寅恪及其研究 
  • 民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陈寅恪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段传奇。本书主要研究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世界学术背景,特别关注陈寅恪时代国际东方学与西学对其学术之养成、发展、变化的影响。作者运用不同语言的文献材料等多重证据来进行辨析,结合前人未加注意的一些西文文献,考察了陈寅恪在哈佛、德国的留学历程及其所处的欧美学术界,以及他和欧美学者兰曼、白璧德、吕德斯以及其他同辈学者交往的经历,提示了陈寅恪东方学与史学发展的国际学术背景,重点分析了陈寅恪在思想和学术上受到的欧美人文主义、东方主义、文献主义以及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铭谢 我想借刊行本书的机会感谢为本书写作和发表提供诸多帮助的新朋旧交,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好友让我深感天壤间的物理距离并无法阻隔知交之间的深情厚谊。多年来,陈明、党宝海、董文静、江川式部、高远致、贺希荣、侯旭东、...  

评分

宗亮 原载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24日 10 版) 陈寅恪游学海外十余年,足迹遍及亚、美、欧等大洲,与西方学术世界有着较密切的联系。陈寅恪在西方的经历,一直是研究者关注重点,只是囿于留下的材料不多,相关研究一直不能获得较大进展。为了弄清陈寅恪在西方生活...  

评分

陈寅恪与赫尔德      本书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为重点,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的一些线索,特别关注中国近代人文学兴起的世界学术背景。   寅恪先生在亚、欧、美多所学术机构受过十分严格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训练,因而他的学术应放置在一个广阔的世界学术...  

评分

这本书不是简单的祛魅,而是在试图从还原当年欧美学术环境,追踪陈寅恪求学、治学路径,来重建(或者说还原)陈的学术位置,也即作者所称的接轨问题。以前的诸多研究著作,颇有螺狮壳里做道场的意味。 作者也提到,他采用的是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一书的研究套路。其实余英时...  

评分

陈怀宇 我的研究和陈寅恪热没多大关系 2013-07-20 02:30:38 新京报   陈怀宇   1974年生,江西樟树人。旅美历史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史、宗教史、近现代思想学术史。200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在日本、欧洲游学。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再见陈...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无趣。

评分

三星半吧。前半截梳理陈寅恪早年留学期间“作者认为可能和他有关系”的人的学术史,后半截就要更散一些,最后一章是关于陈寅恪自由思想本意的考察。作者应该是对自己的思想史知识储备很自信,于海外学术源流考证及学者个人经历上下了很大功夫,但绕太远了,很多东西考证上没有实锤,思想上又故弄玄虚;作者可能自觉见识与笔力已得其人精髓、不屑明谕于人,在读者一侧就只能视作“格调密集型”思想史了。倒是前面对20世纪初负笈哈佛之人的学术经历的考证给人印象深刻:陈先生在哈佛并不能算上流学生,看来没当上“波士顿人”也不耽误在思想史上大放异彩,我还有戏【泥垢

评分

不必浪费时间

评分

资料充分,发微不够

评分

很好的主题,内容烂得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