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孟武(1897-1984),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他的治学方式,不仅参酌西方研究架构,更从文学、史学与数学着手。他立论着说,不但行文流丽、引证博雅,同时逻辑分明。他为人谦和风趣,教学循循善诱,国内当前有成就的政治学者,大多出于他的门墙。他的学生都尊崇萨先生不仅是一位望之俨然的经师,更是即之也温的人师。其主要著作有《西洋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政治史》、《儒家政论衍义》、《〈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学生时代》、《中年时代》等。
萨先生在这本书跟《〈水浒传〉与社会》和《〈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是姐妹篇,合为一部“小”著作。一写社会,一写政治,一写家庭,本书讨论的范围很广,分析时,或夹杂原文,或援引典策,且篇幅颇多。作者以政治学家的专业眼光透视政治运作,微言大义,见解精深。本书以《西游记》中的小故事为话题,作者以政治学家的专业眼光透视政治运作,微言大义,见解精深,自出版以来受到各界读者的欣赏。
萨老师提出的观点很见解,每次都给我意想不到的冲击! 把西游记中天马行空的章节跟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起来,我感觉被狠狠的补了一堂课。 从玉皇大帝为什么请显圣真君来对付孙行者,之后又不封赏;为何作为仙界的首领,自己不出手;为何要请跟外来宗教,佛祖来收服孙行...
评分《西游记》中关于玉帝的背景出身,作者这样写道:“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由此可知,玉帝法力无边。可是,萨孟武先生评论道“我们熟读了《西游记》之后,又觉得玉帝只是庸庸多后福之辈……其有智慧而不用,有法力而不施” 玉帝庸庸而能永享...
评分大凡政治,最怕联想二字。统治者总是觉得某些人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图谋不轨,而自己却愿意发挥想象力解读“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看这本书的联想真是不得不佩服作者,如此有理有据,可谓联想的精品。
评分这本书讲了一些古代政治现象,也分析了一些君臣之道,其中对于君王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 里面讲到玉帝。作者认为玉帝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神仙首领,因为他什么都听太白金星的。而对于这种无主见却是有根据和有意识的。其一,做君主的不必太操劳,因为自有操劳的臣。...
评分大凡政治,最怕联想二字。统治者总是觉得某些人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图谋不轨,而自己却愿意发挥想象力解读“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看这本书的联想真是不得不佩服作者,如此有理有据,可谓联想的精品。
用巴菲特的话讲,"钱是为了让孩子做想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让他无所事事的。" 有一个很清晰的隐喻:蜡烛高度代表能力;火苗是工作状态;空气是动力;二氧化碳则是压力。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容易倦怠?因为高的蜡烛需要大空间,它们烧的最起劲,而最快感受到二氧化碳,当矮的蜡烛觉得空气十足的时候,高的蜡烛已经觉得窒息,最后停止燃烧了。 意识到自己烧得太猛?重新定义下工作的边界,调整下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最重要的压力源,完美主义最不完美的地方是——他们设置了很多根本完不成的任务,达不到以后又自我怀疑——是多种心理疾病的源头。调整一下工作进度,降低自己的完美主义,会很大程度降低自己的职业倦怠。
评分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是借用《西游记》的情节,借题发挥,说明政治的道理”。在作者看来,西游记中的神妖仙魔,不过是人世间的种种映射,故而玉帝单凭个人好恶重罚卷帘轻判天蓬,阎罗手下判官可以“人治”为唐太宗增收,佛祖身边照样养着阿傩伽叶这样的贪腐小吏,细想之下不无道理。萨先生生于前清,长于民国,在经历了帝制和伪民主后对政治体制优劣的了解和剖析自然要比当前一些坐而论道的“大家”强出百倍,或许这也正是五四时期人才辈出的一个原因。毋庸讳言,萨先生是法家乃至民主政治的推崇者,对其反复指出的“权力是限制权力的最好办法”,不能同意更多。同样是解读《西游记》,与《<西游记>与古代政治》相比,吴闲云那本满篇充斥阴谋论的《煮酒论西游》除了脑洞几乎一无是处了
评分提問題的功夫驚人
评分玉帝對他自己的無主見是有意識的。想想也是,一個歷經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合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的神仙,會聽憑其他神佛擺佈?道行即階級。
评分读书笔记的水平,为了作者自己的论点,狠心的把美学的东西给删了。。。 思想陈旧,闻到了一股酸臭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