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剑:某财经杂志主笔。
有人说,要以自己的残疾换来说话的权利,以自己的痛苦换来读者的快乐。这话很精彩,但也让人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坚持个人话语的方式的艰难。不过,这可能刚好彰显了那些独立话语的独特价值。
回顾过去40年,一个字比较准确:变。进过工厂,教过大学,下过海,赶过潮头。这也暗合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转型轨迹。不过,唯一没变的大概就是已经变得非常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情结。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启蒙运动传承的遗产。
多年所见,与所思所学两相对照,于是知道,真正的中国问题不能从“纯粹”的概念中演绎,于是有书。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只是当代中国问题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很“漫画”的一部分。
思想要想真正成为一件收益递增的产品,必须借助竞争并因此而授明的媒体。这应该是每一个大众知识分子的梦想。
《中国证券市场批判》从一个独特视角描述和报告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文笔犀利,但基本都是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中国证券市场批判》的出版,相信会激起社会各界的理性思考的浪花。
花7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 袁先生的书很好看,视野宏大,语言流畅。体制造成的绝望让人透不过气来。 -2008.10.8
评分最震撼的是书中说:中国是关键的少数失信。这些手握权力,宰割天下的人的失信与农村民间借贷的守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上市也罢、重组也罢、坐庄也罢,种种都是腐败。没有腐败的资本,只有腐败的权力。朱元璋当年的反贪措施极为严厉,在土地祠中挂人皮。他就疑惑为什么那些饱读...
评分第一次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自己看的是电子版的, 做了一些笔记,与大家分享。另外看完之后自己就去买了本正版书,这样的好书要收藏,每当碰到中国牛市的时候,可以看一看,翻一翻,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牛市是怎么回事,免得损失过于惨重。 《中国证券市场批判...
评分“金融是对内的掠夺,战争则是对外的掠夺”——卡尔·马克思 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高度异化。它不仅很少起到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作用,反而经常沦为特殊利益集团掠夺社会财富的首选工具。中国金融系统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规模财富转移的主要手段。 中国证券市场...
评分花7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 袁先生的书很好看,视野宏大,语言流畅。体制造成的绝望让人透不过气来。 -2008.10.8
此书未读,借来记奇迹黄昏。袁剑的吊诡在于,各种站不住脚小道消息堆砌而成的论据之上——更别提以此展开的论证——竟然成功地立住了对中国权力运行机制(和走偏的改革开放)极为精准毒辣的揭批。读他的书,一边暗忖“什么乱七八糟的证据”,一边恍然“说得实在是太好了”。唯一令人忧虑的是,这本书充满了悲观的“死路一条”“唯有革命”论,尽管不得不同意,却深觉国家民族不可承受之痛。
评分: F832.51/4781
评分批判有如镜子。人需要照镜子,不过照镜子不能当饭吃。 中国社会目前被贫富悬殊及制度性腐败所激发的愤怒淹没,也因此权力经济和官僚资本缺乏制衡的问题更加成了死结。没有能真正降收妖怪的强力法宝,光照出妖来,只让人徒增心怯。 在混沌的金融世界当中,普遍拥有的常识,也许才是社会和市场的捆仙绳。 我认为哲学和逻辑都不能取代和比拟常识。 欲求“超常”,却常常只是“反常”; 所谓人生无常,其实恰恰只是寻常。 与《奇迹的黄昏》合读,《黄昏》更好看
评分此书未读,借来记奇迹黄昏。袁剑的吊诡在于,各种站不住脚小道消息堆砌而成的论据之上——更别提以此展开的论证——竟然成功地立住了对中国权力运行机制(和走偏的改革开放)极为精准毒辣的揭批。读他的书,一边暗忖“什么乱七八糟的证据”,一边恍然“说得实在是太好了”。唯一令人忧虑的是,这本书充满了悲观的“死路一条”“唯有革命”论,尽管不得不同意,却深觉国家民族不可承受之痛。
评分变革初期,动荡黑暗在所难免,所以,中国的历史,难以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