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國本土第一位哲學傢和心理學傢,也是教育學傢,實用主義的倡導者,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也是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傢之一。1875年,建立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190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國傢科學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宗教經驗之種種》是一部從個人經驗方麵討論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傢和心理學傢(1842-1910)。《宗教經驗之種種》是他應聘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所作的講演。共二十講:第一講論宗教與神經學;第二講說明《宗教經驗之種種》討論的範圍限於個人的宗教心理;第三講說從許多人的經驗看來,實有個無形者(精神界)的存在;第四第五講論心態健全的人的宗教經驗;第六第七講論“靈魂”帶病態的人的宗教經驗;第八講論這種分裂的人格如何恢復統一;第九第十講論未信教者轉而皈依宗教之心理過程;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講論聖徒之性質;第十四第十五講論聖徒性之價值;第十六第十七講論神秘經驗;第十八講論宗教哲學;第十九講論宗教的其他特色,如美感成分,犧牲與懺悔,祈禱及其與潛意識的心之關係;第二十講為結論,最後是後記,是作者對於結論的補充聲明。
"Modern psychology, finding definite psycho-physical connections to hold good, assumes as a convenient hypothesis that the dependence of mental states upon bodily conditions must be thoroughgoing and complete. If we adopt the assumption, then of course what...
評分 評分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里把各种刻板的宗教教义、制度等放在一边,而将个人对圣灵的体验与情感放在了第一位。在此,笔者想引出自身在一次天主弥撒仪式中的个人宗教经验,来结合《宗教经验之种种》(以...
評分两种接受世界的方式,宗教比哲学较为热烈。宗教能克服不快乐。在宗教内,感情是首要的,哲学居于次要地位。 任何我们叫做“宗教”的态度,必须含有肃穆的、严重的并慈柔的成分。假如态度是欢喜的,那么,它必须不至于冷笑或暗笑;假如是愁苦的,必须不至于绝叫或咒诅。我们所...
評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詹氏《宗教经验种种》在西方已经成为经典,中国学术界还缺少重视。虽然上世纪唐钺先生已经译出,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研究者寥寥。现今,新建君发大志愿重译之,以为当下语境读者之需,还写出长篇学术导言,难得也。詹氏不仅...
這本書即使沒有基礎也可以讀得很深入。膜拜之。
评分翻譯不知所雲,無法入讀
评分: B920/2244-5
评分要看立緒版,翻譯好太多瞭!
评分翻譯垃圾到不能流暢讀一行字。高估James瞭,他的描寫還是側重於有形的宗教以及religious sentiment,就算偏重個人體驗,亞伯拉罕諸教的體驗也多來自形而上學,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私人的體驗”很大程度上也來自集體和文化,媒介是語言和概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