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1947生于纽约,是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和电影编剧,曾和王颖合导电影《烟》。《纽约时报》曾将他形容为「穿上胶鞋的卡夫卡」,其作品《纽约三部曲》、《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曾引起文坛热烈讨论,作品中接合了欧洲风味的前卫、感性,笔端带点忧郁,文体清澈,并擅用嘲讽式的象征主义;此外,他经常运用文学游戏使故事生动,并在每一本新书中鞭策自己彻底重塑风格,是勇于创新的当代作家之一。
对于这本书最为常用的评语是:“保罗•奥斯特的处女作”和“非典型传记”。而事实上这本书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叙述,叙述本身。 我指的叙述并非作品的形式,碎片一样的片段化的结构形式被称做深受法国实验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以第三人称书写的《记忆之书》,有学术论文和...
评分今天,在隔了许多日子以后,再次翻开《孤独及其创造的》,继续翻阅这些剩余的章节,就像保罗书创作它的时候会中断书写许多日子一样,想着再继续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却是徒劳,这本书太过深刻,忍不住地去思考,在看到记忆之书第二章的时候,终于得停了下来,用脑,用...
评分保罗·奥斯特曾写诗,没红;用侦探小说的框架写人生宿命的偶然性,竟一路红到了中国和日本。他对偶然性的无条件夸大不可避免地产生矫情的负面感受,但故事也因偶然性而萌生某种寓言般的纯粹感。直到1982年他写下这本半自传——上半部是彻底的自传散文,下半部是欲盖弥彰的抽象...
评分近一百年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赫赫名著《逻辑哲学论》一书中写到: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应当保持沉默。近三十年前,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遭遇了父亲带给他的巨大沉默:父亲生前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完全隐形的人,“在任何情形下,他都无力或不...
评分“保罗,是你父亲,他想和你说话。” 3个星期前,保罗·奥斯特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昨天,邻居家的懵懂小女孩,拿起电话,“开始一场假想中的对话”,并对保罗·奥斯特说了上面那句话。 真恐怖。 是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看得人真恐怖。不光是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而...
穿着胶鞋的卡夫卡
评分真正的悲痛 在公寓里 不在墓地里
评分『孤独の発明』柴田元幸訳で。
评分试图讲述任何事都是一种虚荣,而我在这虚荣中。
评分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