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怀乡病

新闻业的怀乡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出品人:
页数:21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8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4313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许知远 
  • 新闻 
  • 传媒 
  • 随笔 
  • 新闻学 
  • 知识分子 
  • 思考 
  • 梦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身为《经济观察报》主笔的作者许知远,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视角, 以新闻写实的手法,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这些全球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回顾、总结和展望,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精英们的媒体精神。 新闻从业者、传媒行业相关人士、媒体研究人员,以及对传媒业感兴趣的业外人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新闻的怀乡病是一本做新闻人的入门书,书中阐述了世界新闻内的名人大鄂,新闻界内的具有历程碑事件,是启发、重新思考的新闻的理念和做新闻的意义,让我们读过此书不得不思考些什么,敬仰那些像伍得沃德和伯恩施坦一样优秀的编辑、记者为新闻界曾经作出的辉煌卓越的贡献,那些...  

评分

3.8 《新闻业的怀乡病》 许知远 三个深夜,仔细读完。 作者许知远是让我又爱又恨的一个作家。单从这本书的文字来说,由于缺乏系统的文科训练,有一部分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上经常会让我挠头,猜测其中的意思。掉书袋式的写作方式,也并不值得借鉴(他也在书中承认多次引用某...  

评分

怀乡病,顾名思义是要回到新闻业发源的地方,也就是西方。作者意图通过探讨西方报业发展,从而为中国报业发展指明一条道路,并寄希望于新一代年青人的理想精神。 开文第一章便以国王与教堂的比喻来引出西方的报业原则——编辑独立制度,并讲述了在这原则指导下,各杂志取得的成...  

评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传媒人是从罗纳德·斯蒂尔那本厚厚的《李普曼传》里寻找到梦想的种子的。 19岁那年的一个春天早上,哈佛大学二年级生沃尔特·李普曼听到有人敲他的门,他开开门,发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者正微笑地站在门外,老人自我介绍:“我是哲学教授威廉·詹姆斯...  

评分

书是属于旧作结集出版的性质,里面的文章大多是许知远在01-02年间狠命研究西方新闻史的时候写的。看完一遍以后,自我分析,大概看出了几点来。 1.笔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西方新闻史上的黄金时期以及奇迹般崛起的多家媒体,来为刚刚迈入新闻业大门的年轻人们树立一种历史和社...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许知远还在单向街,后又零散读过他不少杂文,总不经意的被文字后流露的人文关怀而触动。这次细嚼感觉他在写作时更注重情感和语言上的流畅,而谈论思想观点上则极为零散,也难怪F将他定义为作家而不是学者,我深以为然。文中提及的新闻业我最喜欢的是纽约客,贪恋怀特的文风,最甚的还是封面。在时势下能有一个极具风格、个人魅力的领袖是至关重要的。当讨论回归到“为公众写作,而更多的是作为公民的知识分子的个人选择”后,强调新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强调“他们首先要成为一名有尊严、有趣味、有眼光的个体,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才有意思。除开德拉吉的四个问题(新闻业的责任,公众的趣味与媒体间的关系,文化倾向,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关系),我更关注报纸与杂志在启蒙并传递通识教育的理念上的努力。暑假想找个出版业做编辑M

评分

文笔依然不错

评分

诟病见其所序

评分

作为内容来说,梳理了美国近代新闻业媒体的编年史,写得颇有译风范儿,是本值得一读的读物;然而作为一本书来说,错别字也未免多了些,以至于抱怨时我妈问我:这是不是正版书啊?

评分

新闻业应该是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充满优秀的报纸杂志,编辑和记者都具有深邃的良心。无奈这是公共知识分子渐渐式微的年代。可梦想毕竟太漂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