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怀乡病

新闻业的怀乡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出品人:
页数:21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8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4313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许知远 
  • 新闻 
  • 传媒 
  • 随笔 
  • 新闻学 
  • 知识分子 
  • 思考 
  • 梦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身为《经济观察报》主笔的作者许知远,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视角, 以新闻写实的手法,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这些全球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回顾、总结和展望,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精英们的媒体精神。 新闻从业者、传媒行业相关人士、媒体研究人员,以及对传媒业感兴趣的业外人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是属于旧作结集出版的性质,里面的文章大多是许知远在01-02年间狠命研究西方新闻史的时候写的。看完一遍以后,自我分析,大概看出了几点来。 1.笔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西方新闻史上的黄金时期以及奇迹般崛起的多家媒体,来为刚刚迈入新闻业大门的年轻人们树立一种历史和社...  

评分

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我还在复习复旦的国贸研究生。这是一块难啃的鸡肋,弃之可惜,毕竟还是看了书,花了时间,认真学了;食之无味,说实话,我已经没有当年高考时的雄心壮志了,也没有当年的冲劲。    后来,考试还是考了危机,30分,我想我花了最大的热情和激情来回答,从...  

评分

慢慢的看的,应该算是读完西方新闻史之后的杂文选吧,买了有很久了,每次看一点点,也会有一些感触,作者笔触下的那些想法,我也有过,只是我习惯了一个人沉默,最近沉醉于中国新闻史下,对比之下,这文字又多了一股问道,唯心而已  

评分

书是属于旧作结集出版的性质,里面的文章大多是许知远在01-02年间狠命研究西方新闻史的时候写的。看完一遍以后,自我分析,大概看出了几点来。 1.笔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西方新闻史上的黄金时期以及奇迹般崛起的多家媒体,来为刚刚迈入新闻业大门的年轻人们树立一种历史和社...  

评分

是在图书馆读完的。最初是感动于吴晓波为此书所作的序。所谓勇气,有时并不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的坚持。所幸,这一路,志同道合者一直都有。  

用户评价

评分

诟病见其所序

评分

初读许知远还在单向街,后又零散读过他不少杂文,总不经意的被文字后流露的人文关怀而触动。这次细嚼感觉他在写作时更注重情感和语言上的流畅,而谈论思想观点上则极为零散,也难怪F将他定义为作家而不是学者,我深以为然。文中提及的新闻业我最喜欢的是纽约客,贪恋怀特的文风,最甚的还是封面。在时势下能有一个极具风格、个人魅力的领袖是至关重要的。当讨论回归到“为公众写作,而更多的是作为公民的知识分子的个人选择”后,强调新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强调“他们首先要成为一名有尊严、有趣味、有眼光的个体,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才有意思。除开德拉吉的四个问题(新闻业的责任,公众的趣味与媒体间的关系,文化倾向,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关系),我更关注报纸与杂志在启蒙并传递通识教育的理念上的努力。暑假想找个出版业做编辑M

评分

文笔依然不错

评分

作为内容来说,梳理了美国近代新闻业媒体的编年史,写得颇有译风范儿,是本值得一读的读物;然而作为一本书来说,错别字也未免多了些,以至于抱怨时我妈问我:这是不是正版书啊?

评分

2009.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