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出品人:
页数:47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5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31228
丛书系列: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图书标签:
  • 三联
  • 新闻传媒
  • 期刊
  • 传媒
  • 出版
  • 生活
  • 文化
  • 随笔
  • 三联生活周刊
  • 十年
  • 生活
  • 周刊
  • 社会
  • 观察
  • 文化
  • 时事
  • 评论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
一场神经病
期望时代大刊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
德国记忆
向往文化
我的三联生活
1993,那些人那些事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
见习香港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
“生活”漫忆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
十年一个轮回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点回忆
心中有我,眼底无他
生活琐记
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
离开你,才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
我们那时的理想
生活的开始
迷惑和焦虑
关于《三联生活周刊》二三事
净土胡同15号与1995年的复刊
关于《三联生活周刊》的回忆
短暂过客长久缘
就像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
中年转行第二春
生活周刊如何掀起数字化狂潮
逃不掉的缘
卧游
四月的下午不要错过
无法想象没有“生活”
我在“生活”的五年记忆
曾经加入过一个组织
我的编外生活
“生活”带我走进科学和媒体
…人二画三联四年
“三联不错,挺小资的”
继续操练
梦想之旅
如此的富有新意
无法抹去的片段记忆
“生活”的别致景观
“生活”作坊流水账
圆桌旁边一坐五年
一张小画
外省青年进北京
生是“三联”的人,死是“三联”的鬼
一本杂志和它改变的生活
我在生活周刊的日子
一种是活着,一种是“三联生活”
离不开的“三联”
“三联”最糟的记者与“三联”
“三联”与区区的故事
2000年,那真是一个快乐的春天
“生活”:不容易的四年
我要做中国最好的记者
晃晃悠悠来“三联”
在这战斗的岁月里
一个专栏和它消解的生活
“三联”三年
我的“女民工”生活
哦,我曾在那儿!
安贞岁月
“三联”和我的社交恐惧症
一次理想主义的邂逅
我,《三联生活周刊》门下铅笔头
像怀念大学生活般怀念三联生活
寄居三联
两年之痒
社会部的女人和男人们
感触“三联”:身体力行的文字煎熬
我的“圆桌”缘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做
王焱/陈曦/李钺/吴洪亮/谢峰
朱德庸
附录: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见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
编辑部纪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单(1992-2004)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图书馆借的《三联周刊十年》已经过期13天了。临睡翻开它,睡意一直没有如期而至,却越读越兴味。那只是形形色色的媒体人写的没有太多文采的记叙,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我感到充实。里面有一句话说,实现梦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它。

评分

这本书可以和南方周末出的《后台》系列一起看,从中可以看到记者和编辑的辛苦,这里指的记者是那些有独立创作能力并能坚持独立视角的半理想主义群体,事实上,中国这样的记者比较少,十分之一有没有,我很怀疑。 其实,在中国做杂志,基本上很容易赔钱,能保持理想主义风格还...  

评分

在图书馆借的《三联周刊十年》已经过期13天了。临睡翻开它,睡意一直没有如期而至,却越读越兴味。那只是形形色色的媒体人写的没有太多文采的记叙,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我感到充实。里面有一句话说,实现梦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它。

评分

这本书可以和南方周末出的《后台》系列一起看,从中可以看到记者和编辑的辛苦,这里指的记者是那些有独立创作能力并能坚持独立视角的半理想主义群体,事实上,中国这样的记者比较少,十分之一有没有,我很怀疑。 其实,在中国做杂志,基本上很容易赔钱,能保持理想主义风格还...  

评分

这本书可以和南方周末出的《后台》系列一起看,从中可以看到记者和编辑的辛苦,这里指的记者是那些有独立创作能力并能坚持独立视角的半理想主义群体,事实上,中国这样的记者比较少,十分之一有没有,我很怀疑。 其实,在中国做杂志,基本上很容易赔钱,能保持理想主义风格还...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年》这本书终于看完了,学会一个词“生活”,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那些人们的岁月回忆中都有这么一段:为着单纯的理想大家团结奋斗并把这梦变为现实。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了。理想、青春、梦,多么美好!

评分

2009年第二版,40万字

评分

那些年我们都有激情和梦想

评分

因为喜欢这本杂志,所以想要了解它,了解它背后的人与事。与其杂志一样,这本书也保持了其一贯的水准。

评分

看到那样的生活,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没有追求了。只是存活的念想,分外可悲。 生活,是生龙活虎的活着,而非半死不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