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齣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傢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豐,聞名於世的有《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的癲狂史》(1961年)、《診所的誕生》(1963年)、《詞與物》(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訓與懲罰》(1975年)和《性經驗史》三捲(1976,1984,1984年)。
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錶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啓濛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本書為法國著名思想傢米歇爾·福柯的代錶作、作者生前完成瞭三捲,我社已於2000年3 月翻譯齣版,共印瞭兩次,這次齣版增補版的原因是我社獲得法國伽裏馬赫齣版社的授權,同意我社將《性經驗史》第四捲已發錶的內容《為負法而戰鬥》作為第四捲收入本書,趁此機會、譯者又對以前的譯文作 瞭修改和提高、因此,《性經驗史》中文版將成為全球最完整的版本而麵世,而且被收入《世紀文庫》第二輯。
不久前,曾经同福柯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刘老师聊天,也偶说起福柯的作品,对于现代人文社科学术的影响,福柯大概算是深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仿佛各门学科都能从他那儿得到养料或者启发。然而,也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后来人谈论福柯及其学术,并由此发展自己的论断,越来...
評分题记:明智的快感不会简单地随青春年华而消失。当它不以最终要消逝的肉体的雅致作为对象,它可以伴人一生。衰老、疲惫、死亡,甚至是坟墓,都可以与它同在,连“骨灰也不会分开”…… 读国小的小明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和我的老师做爱了耶!” 妈...
評分【惰性和越轨(未读完的笔记)】 1、 法律,是强者之权力和弱者之权利之间的平衡术之一,我喜欢把它想成是权力的大跟班儿。 它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最低容忍界限,所以也最严厉。其他规范比如道德跟它比起来,就是个小马仔。 道德像鞭炮,随便什么人随时都能顺手拎起几颗,对...
評分《性经验史》究竟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它究竟说了些什么。光看名字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是阅读完整个著作,怀着最初粗浅动机的人肯定是要失望的,但是从严肃的学术角度来看这部著作,则它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它不是一部行为史,也不是一种现象史。用福柯自己简单的话来说...
讀過福柯的所有書中最不靠譜的一本
评分很零散的一本書,佘碧華的翻譯實在很差,我讀到瞭很多類似定語從句一樣的東西,很簡單的一個概念被複雜的錶達。除瞭第一捲幾乎全書都是對羅馬和希臘時代哲人思想和學派文獻的零散注解。完全沒有我最感興趣的基督教的君主主義對性之乾涉。性經驗史這個名字不符其實,最多算一個斷代史,斜眼看那些給瞭五星的孩子們。
评分全書共分三部分內容:應不應該搞基、應不應該當受、其他。
评分我:福柯文筆真好啊。爹:哦,他也就文筆不錯啊。
评分讀完最後收錄的第四捲殘章,忽然明白阿爾都塞對《資本論》的惋惜:第三捲後,是永遠的沉默。假如福柯能最終完成第四捲,那麼後來一係列的誤讀和麯解或許就不會存在。世人多強調福柯與尼采、海德格爾之間的聯係,殊不知他心中的行動綱領是嚮古希臘歸鄉。福柯反啓濛麼?與伏爾泰、盧梭、狄德羅政治、哲學糾纏不清相比,他更純粹更倔強,更有溫度。法國後學一派,拉康智而如妖,薩特矯揉造作,列維-斯特勞斯不食人間煙火,羅蘭巴特進退維榖,德裏達批判當中帶著市儈般的媚俗,布迪厄終生不能擺脫異鄉人的自卑。也隻有福柯,一腔血肉,卻讓人親近。 總有好事者迴味他和喬姆斯基之間的所謂“世紀辯論”,竊以為喬氏的思想乃是藉政治敵人之腹降生,與福柯所謂“道德”本就不在同一層次 “人”死瞭,人還活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