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24-423年的冬季,当伯拉西达袭击安菲玻里城的时候,他正指挥七条雅典战舰驻扎在塔索斯。驻守安菲玻里城的雅典将军攸克利求援于他,他驶往援救;他虽然打败了伯拉西达的军队,救了爱昂,但是他终于没有来得及挽救安菲玻里。安菲玻里的失陷,主要是由于攸克利的疏忽,但是他后来并没有受到处罚,而修昔底德却因此遭到放逐。修昔底德本人对于此事没有作任何辩护。马赛林那斯说,修昔底德是由克里昂的建议,以叛逆的罪名而被放逐的。当时是克里昂最有势力的时候,而且克里昂对安菲玻里的陷落十分愤恨,他提议放逐修昔底德是很有可能的。
从他被放逐到他回国这一段时期内他的生活,我们也完全不知道。唯一可靠的事实是公元前404年以后不久,他回到雅典了;这一点不但他自己的话可以证明,并且他的著作中有许多回国后修订的痕迹,例如他记载了公元前404年雅典及庇里犹斯的城墙的被拆毁,这只有他回到雅典后才可以做得到的。此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著作中推测得来的。他自己说到,在这段时期中,他有更多的闲暇来编写他的历史著作,他更有机会得到伯罗奔尼撒方面的消息。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自从他被放逐以后,他和雅典断绝了联系,他编写历史的材料主要来自伯罗奔尼撒。
看到第七卷。西西里远征。倾尽整个帝国力量的远征军全军覆灭。 撤退的时候,描写跟着军队被撤走的士兵看到被遗弃的活人,“全军上下泪水涟涟”。我不禁也是泫然欲泣了。——看历史的时候,我总是难以像平常那样产生共情的,毕竟两千多年前的事件,如果没有修昔底德或者其他史家...
评分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外交学概论》课上,老师说学这个你们读好三本书就行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和肯尼斯沃尔斯的《人、国家与战争》。当时不知所然,也没想过找来读读。直到今天才算都翻过了,还不敢说读过。 而真正激发我读...
评分古希腊的精神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伯里克利演说词 “我不想作一篇冗长的演说来评述一些你们都很熟悉的问题:所以我不说我们用以取得我们的势力的一些军事行动,也不说我们父辈英勇地抵抗我们希腊内部的和外部敌人的战役。我所要说的,首先是讨论我们曾经受到考验...
评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二卷第二章,叙述了战争刚刚开始的情况。当时双方尚未正式接战,斯巴达人和盟友们陈兵于科林斯地峡,派了一个叫米利西佩斯的人前往雅典,探寻对方在大兵压境的逼迫下是否有和谈的意愿。米利西佩斯来到雅典城外,见到了雅典的市民和官员,却被禁止进城。...
打东边来了群雅典人,腰里别着个小喇叭。打西边来了群斯巴达人,手里拿着一串塔蚂。雅典人拿喇叭打了斯巴达人一喇叭,斯巴达人打了雅典人一塔蚂。斯巴达人抢了雅典人的喇叭打了雅典人一喇叭,雅典人也抢了斯巴达人的塔蚂打了斯巴达人一塔蚂。最后,也不知道是雅典人用抢了斯巴达人的塔蚂打了斯巴达人一塔蚂,还是斯巴达人抢了雅典人的喇叭打了雅典人一喇叭!
评分比起希罗多德《历史》的近乎满纸神话,《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则说的都是人话了。非常接地气,非常合乎逻辑,尤其体现国际间外交政治所应体现的国家理性,亦即政治是技术而非道德和宗教。所以说,这本书虽然写于两千年以前,但很现代,让人想起同样很现代的马基雅维利。
评分这个版本也不咋地……虽然把广西师大里头消失的很多话补齐了。举个例子,伯利克里葬礼演说那儿,loeb英译明明是“shame is for him not to do his best to avoid”,是“以他不竭尽所能摆脱贫困为耻”,中译却变成了“以他不择手段去摆脱贫困为耻”,意思简直反了。广西师大虽然不见了前面谈爱的话,但把这里译成“以不与贫困作斗争”,还算符合。
评分真正意义上的著作。希腊人立碑和交换战死者的习俗,奥林匹克停战,民主与僭主,远征与围城,演说与辩论,勇气与畏惧,将领的决断与犹豫,城邦盟友与对手之间的恩怨等等细部处理得让人感叹。也许小小的希腊世界不够千乘万骑,可这就是修昔底德。
评分这就是一场以公民对贵族.民主对集权.海军对陆军.运动对静止为背景的持久战,真的!科西拉和柯林斯都只是幌子而已,什么党派之争甚至革命也一样,根本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无法坐视雅典帝国的强大,才从微不足道的事端中找出了远征的借口,在自古即有的罗生门式的指责中,双方共同破坏了三十年的和约,让整个旧世界陷入到无尽的纷乱恐怖中去..斯巴达重装步兵的传说被公民们破解,雅典的好运也自瘟疫开始逐渐终结..德谟斯提尼,那和你一起过来击溃斯巴达人的家伙固然有好运;修昔底德、色诺芬和巴门尼德——你们都看到了,雅典的陨落是由于那种随时企图扩张的贪婪.西西里就是你们的葬身之所,无论那许许多多的演讲是如何有煽动性,看上去如何的像是真理:现实却永远都是简单、粗暴又强辩的.那些攻城战,诡计..双层的城墙和改造过的崖壁,公海上的搏斗.在被揭了顶的房屋中自缢的、拿箭刺穿自己心脏的俘虏们,被杀死和被俘虏的曾经是传说的斯巴达重装步兵,饿死在房中的政客……凡此种种都和最后惜败的雅典,以及重伤的胜者斯巴达一道,在伯罗奔尼撒的海岸线上、在那些此刻已经被海水冲蚀殆尽的沙洲上看到了希腊世界的陷落:新世界蕴育己身的起点,真的(这是典型的古希腊文风格,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也如是戏仿..^^)。波希战争之后,本来团结的世界也会被贪欲给毁灭掉啊..薛西斯在战争的前十年中死掉了,他没有看到结局:他可能以为雅典会胜吧..所以这算是怀抱着欣喜而死么.啧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