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24-423年的冬季,当伯拉西达袭击安菲玻里城的时候,他正指挥七条雅典战舰驻扎在塔索斯。驻守安菲玻里城的雅典将军攸克利求援于他,他驶往援救;他虽然打败了伯拉西达的军队,救了爱昂,但是他终于没有来得及挽救安菲玻里。安菲玻里的失陷,主要是由于攸克利的疏忽,但是他后来并没有受到处罚,而修昔底德却因此遭到放逐。修昔底德本人对于此事没有作任何辩护。马赛林那斯说,修昔底德是由克里昂的建议,以叛逆的罪名而被放逐的。当时是克里昂最有势力的时候,而且克里昂对安菲玻里的陷落十分愤恨,他提议放逐修昔底德是很有可能的。
从他被放逐到他回国这一段时期内他的生活,我们也完全不知道。唯一可靠的事实是公元前404年以后不久,他回到雅典了;这一点不但他自己的话可以证明,并且他的著作中有许多回国后修订的痕迹,例如他记载了公元前404年雅典及庇里犹斯的城墙的被拆毁,这只有他回到雅典后才可以做得到的。此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著作中推测得来的。他自己说到,在这段时期中,他有更多的闲暇来编写他的历史著作,他更有机会得到伯罗奔尼撒方面的消息。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自从他被放逐以后,他和雅典断绝了联系,他编写历史的材料主要来自伯罗奔尼撒。
一个朋友,苦于儿子临睡前要听故事:不讲孩子不上床,讲了孩子又不叫停。“现在,我只好每晚给他读一段《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会很欣慰的,他的著作竟有如此实际而温馨的功效。而一个成年读者,将发现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消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可以这么近。这种“近”...
评分有些艰难的读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着《政治学说史》看了看。感觉后者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即修昔底德对民主政治的描述,《政治学说史》中鲍罗廷提到修昔底德对民主政治的态度时只列举了民主政治在组织米诺斯的大屠杀中的作用。然而,在我看来,修昔底德主要表...
评分看到第七卷。西西里远征。倾尽整个帝国力量的远征军全军覆灭。 撤退的时候,描写跟着军队被撤走的士兵看到被遗弃的活人,“全军上下泪水涟涟”。我不禁也是泫然欲泣了。——看历史的时候,我总是难以像平常那样产生共情的,毕竟两千多年前的事件,如果没有修昔底德或者其他史家...
评分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外交学概论》课上,老师说学这个你们读好三本书就行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和肯尼斯沃尔斯的《人、国家与战争》。当时不知所然,也没想过找来读读。直到今天才算都翻过了,还不敢说读过。 而真正激发我读...
评分其实拿这么一本严肃的书耍流氓真的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修昔底德实在是太给大家面子了。 OK,基佬和女流氓们,既然你们已经来了,请翻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下本的第517页,也就是第六卷的第五章,从最后一段,也就是露着小鸡鸡的哈摩狄阿斯和阿里斯托斋吞的那副图片左下角开...
第七卷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叙拉古人不断学习海战,三战成师,最后雅典部队全军覆没,逃亡之人靠背诵欧里披得斯的悲剧糊口还乡。可惜没有找到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伯利克里,密特林辩论,科西拉革命,阿尔西比亚德,雅典-波斯-斯巴达三方均衡,生存与政治,权谋与强力,拖延症的斯巴达人与雅典人,一个真理,逃跑要尽快,什么都想好已经无路可跑了。。。看了这么久才勉强看完,以后再复习吧。
评分古典即伟大,非阅读后世二手著作可比
评分读历史的时候没读,读人类学的时候倒专门借来,不过是广师大的本子了
评分古典即伟大,非阅读后世二手著作可比
评分比起希罗多德《历史》的近乎满纸神话,《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则说的都是人话了。非常接地气,非常合乎逻辑,尤其体现国际间外交政治所应体现的国家理性,亦即政治是技术而非道德和宗教。所以说,这本书虽然写于两千年以前,但很现代,让人想起同样很现代的马基雅维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