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dhartha

Siddharth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Né en Allemagne dans un milieu protestant, Hermann Hesse (1877-1962) s'établit en Suisse après un long séjour en Inde, qu'évoquent notamment Siddhartha (1922) et Le Voyage en Orient (1932). Le Loup des steppes (1927), Narcisse et Goldmund (1930), Le Jeu des perles de verre (1942) sont ses oeuvres les plus célèbres. Il obtint le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en 1946.

出版者:LGF
作者:Hermann Hesse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Joseph DeLage
出版时间:1975
价格:EUR 3.60
装帧:Poche
isbn号码:97822530084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徳语 
  • Hesse,Hermann 
  • 德语@Hermann_Hesse 
  • 外国文学 
  • français 
  • Siddharta 
  • Hesse 
  • *LeLivreDePoche+J'AiLu+Pocket*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Un jour vient où l’enseignement traditionnel donné aux brahmanes ne suffit plus au jeune Siddhartha. Quand des ascètes samanas passent dans la ville, il les suit, se familiarise avec toutes leurs pratiques mais n’arrive pas à trouver la paix de l’âme recherchée. Puis c’est la rencontre avec Gotama, le Bouddha. Tout en reconnaissant sa doctrine sublime, il ne peut l’accepter et commence une autre vie auprès de la belle Kamala et du marchand Kamaswani. Les richesses qu’il acquiert font de lui un homme neuf, matérialiste, dont le personnage finit par lui déplaire.

Il s’en va à travers la forêt, au bord du ßeuve. C’est là que s’accomplit l’ultime phase du cycle de son évolution. Dans le cadre d’une Inde recréée à merveille, écrit dans un style d’une rare maîtrise, Siddhartha, roman d’une initiation, est un des plus grands de Hermann Hesse,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对佛教怀有极大的好奇,这一古老的宗教有着许多流传于世的典籍,但很难读懂,其中有许多梵文音译的词汇,能够让我这样的好奇者望而生畏。 即使经文在我看来晦涩艰深,这一发源于天竺的宗教反而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得绚丽多彩,仿佛它本身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一样,令人百思...  

评分

这本书可以说很容易读,因为有流畅无比的行文和水平很高毫无痕迹的翻译,再加上作者本身平易近人的语言以及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栩栩如生的心理描写,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一口气读下来,似懂非懂很容易。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并不好读。要懂得悉达多的每...  

评分

这本书可以说很容易读,因为有流畅无比的行文和水平很高毫无痕迹的翻译,再加上作者本身平易近人的语言以及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栩栩如生的心理描写,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一口气读下来,似懂非懂很容易。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并不好读。要懂得悉达多的每...  

评分

不算评论,只是想谈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这种情况在我读杨玉功翻译的《悉达多》的时候也发生过。最初总是在“悉达多就是佛教的创始人”这个语境中,直到悉达多去拜访佛陀,也就是乔达摩的时候,我开始困惑不已。 在这个方面,不能不说译者杨玉功应该负主要责任。他的那篇颇...  

评分

事物即使普遍,也存在个体美感。事实上构成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细胞,乃至每一个分子都堪称完美。你不能否认在你忽视的花园里,一朵普通至极的花在群体之中不争不闹不顾不盼,但定睛看她时,却如此之美,蕴藏着生命的秘密和宇宙的光辉。 黑塞在《...  

用户评价

评分

初看是佛教故事,凑近看是印度教故事,细看是基督教故事,悉达多离开了佛陀(经验哲学),沉醉于尘世(启蒙主义),最后终于悟道,在最后一节的表白里展现了他的成果:否认时间和空间存在(康德),指出语言的界限(前期维特根斯坦),主张梵我合一(吠檀多),强调爱(奉爱瑜伽),以及前定和谐(莱布尼茨、加尔文)

评分

初看是佛教故事,凑近看是印度教故事,细看是基督教故事,悉达多离开了佛陀(经验哲学),沉醉于尘世(启蒙主义),最后终于悟道,在最后一节的表白里展现了他的成果:否认时间和空间存在(康德),指出语言的界限(前期维特根斯坦),主张梵我合一(吠檀多),强调爱(奉爱瑜伽),以及前定和谐(莱布尼茨、加尔文)

评分

初看是佛教故事,凑近看是印度教故事,细看是基督教故事,悉达多离开了佛陀(经验哲学),沉醉于尘世(启蒙主义),最后终于悟道,在最后一节的表白里展现了他的成果:否认时间和空间存在(康德),指出语言的界限(前期维特根斯坦),主张梵我合一(吠檀多),强调爱(奉爱瑜伽),以及前定和谐(莱布尼茨、加尔文)

评分

初看是佛教故事,凑近看是印度教故事,细看是基督教故事,悉达多离开了佛陀(经验哲学),沉醉于尘世(启蒙主义),最后终于悟道,在最后一节的表白里展现了他的成果:否认时间和空间存在(康德),指出语言的界限(前期维特根斯坦),主张梵我合一(吠檀多),强调爱(奉爱瑜伽),以及前定和谐(莱布尼茨、加尔文)

评分

初看是佛教故事,凑近看是印度教故事,细看是基督教故事,悉达多离开了佛陀(经验哲学),沉醉于尘世(启蒙主义),最后终于悟道,在最后一节的表白里展现了他的成果:否认时间和空间存在(康德),指出语言的界限(前期维特根斯坦),主张梵我合一(吠檀多),强调爱(奉爱瑜伽),以及前定和谐(莱布尼茨、加尔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