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格斯·麦克尼尔,《朋克》杂志创始人之一,Spin杂志高级编辑,纽约朋克文化圈传奇人物之一,有《另一个好莱坞》等著作多部。
吉里安·麦凯恩,圣马可教堂颂诗活动节目协调人,《颂诗活动通讯》编辑,著有《倾斜》等诗集。
摇滚的生命在于叛逆,今天的人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去叛逆的了,该叛的都被人叛完了。所以摇滚式微,老崔窦唯之类都奔电子与爵士去也。偶然听到一个清新的声音,也只不过昙花一现。 书名让我想起Beck的那首Loser: I'm a loser baby so why don't you kill me...
评分书倒是买了很久了,尝试几次,就是看不进去……因为太写实和记载方式的原因吧……感觉跳跃思维超出我的接受
评分丹尼•菲尔兹:……我觉得莫里森的魔性和力量要高过他的诗所表达的,他远比他的诗凶猛。他比他的诗性感——更神秘、更问题重重、更难缠,比演员更富戏剧性。为什么像妮可和《16岁》杂志的编辑格洛丽亚•斯塔弗斯这样的女人会深深爱上他,是因为对女人来说,他本质是个坏男...
评分我是前年在当当买的,那个时候只要7块钱,现在你看看,物价涨了多少倍阿,这个世道看起来不是很太平,是不是?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有同感,可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一直在宣传我们是盛世呢?如果回答不上来,那么请让我宰了你!
评分有趣的大杂烩。不管是“摇滚”,还是“朋克”,单一的名词无法抹去人与他人之间的实质差别。书里既有Iggy Popp这样的性情中人,也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傻瓜,还有自以为是动机不纯的投机份子;对了,还有sid这样的可怜人,他从来没有玩过摇滚,都是摇滚在玩他,一不小心就叫摇滚...
因为对朋克的热爱我自动自发的对阅读这本英文书籍产生无穷的动力与激情。我想这本书单从文学的角度来讲也是很有朋克精神的——它没有华丽的修饰与刻意的深沉,甚至看上去是混乱,简单,与随意的。但是在看完之后不仅仅是对这些人和事,也对这一场朋克文化有了多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最后一章The End,结尾处只是用Jerry Nolan的话提到本书中几乎没有出现过的猫王。他说我只记得我疯狂的姐姐和猫王鞋子上的那个破洞。还有什么能比这一句话更加的意味深长,更加的感慨万千?
评分虚伪大师Lou Reed,废话教母Patti Smith,无眉仙人Iggy Pop,仙女下凡Debbie Harry, 人形泰迪Dee Dee Ramone,英格兰小可怜Sid Vicious。
评分很棒的事儿逼。
评分虚伪大师Lou Reed,废话教母Patti Smith,无眉仙人Iggy Pop,仙女下凡Debbie Harry, 人形泰迪Dee Dee Ramone,英格兰小可怜Sid Vicious。
评分朋克八卦史,口述的形式原汁原味,能够瞥到六七十年代的疯狂岁月也很开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