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肖像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摄影 生命的肖像 死亡 生命 临终关怀 死亡的尊严 德国 瓦特尔
发表于2025-04-07
生命的肖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2006年正月初一给自己买的生日礼物。要说的是2004年11月1日我在杭州见到了瓦尔特·谢尔思本人。他是羞涩的,面对貌似锐利的当地媒体,有些不安地交叉着手。我靠在1米开外的栏杆上,感到他的诚恳具有非常之魅力,真正锐利的,是他。
评分信号
评分他们都死了,我们还活着。
评分找不见几年前苏送我的这本书,无意中同人提起,至今仍能忘第一次看这本书时的震撼。
评分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要说 每一次呼吸都离死亡更近
当死神渐渐走近,生命开始消逝,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生与死的对比,留下曾经与现在的肖像。
一位治疗过无数病人、挽救过无数人生命的医生,临终前经常被噩梦吓醒;
一位音乐家在病床上牵挂的不是他的亲人,而是家里那只陪他度过多年的狗;
一个天使一样可爱的女孩因为母亲遗传的艾滋病,在漫长的住院期间,只是想回到家里,跟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一位敬业的警察因为长期值夜班,只能在白天入睡,梦中也会大喊“站住!别跑!警察!”;
一位前政府官员在国家统一后失业,原先享受的高福利没有了,怨声载道,一个劲地发牢骚;
一个曾在纳粹军队服过役的老人心事重重,一言不发,对瓦尔特的拍摄心怀警惕,决不提及自己的那段历史……
德国摄影师瓦尔特像拍记录片一样,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些在死亡线上徘徊的人们。这些图片曾在欧洲引起轰动,它们记录下一些人的生与死,他们中有科学家、官员、警察、作家、银行家、医生、农场主,甚至还有几岁的孩子和刚出生的婴儿。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有何差异,摄影师对他们的记录无一例外地是两张照片:一张记录他们活着时的状态;另外一张则是他们死亡后的表情。在这些人的脸上,有不甘心、平静、满怀希望,也有绝望、放弃、哭泣、害怕,还有深深的哀伤。
摄影师的拍摄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二战中面对死亡时的惨痛经历。
拍摄中,瓦尔特使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类在濒临死亡时的精神状态。编辑成册的图片在欧洲展出销售时,一销而空,接连再版,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是这组作品却获得了包括ADC金奖和荷赛银奖等纪实摄影方面最高奖项,瓦尔特也被评为德国年度肖像摄影家。
《生命的肖像》,大部分文字都是在临终关怀医院完成,少数几个采访是在临终者家里。这些人有科学家,官员,警察,作家,银行家,医生,甚至刚出生的婴儿,也有身世简单的平凡人。每一篇文字至少配有两张图片,一张是他们临死前的脸部特写,另一张则是死亡后的表情,还会有一张...
评分一瞬间机体没有本质的变化,灵魂却已离去,在熟睡般的宁静过程中究竟前后有什么样的区别? 摒弃了主观上的恐惧和痛苦,死亡这种人人都将拥有的东西,才留下了最初的本质,展现在世人眼前。 事实上他们也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只是经历了完整的生命。他们被选中,是普遍的,...
评分这本书大概犹豫了四五年才敢买,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人人相册讲了关于火葬场的工作图,当时是恐惧夹杂着强烈的好奇心,捂着眼睛看完的图。 然后我问另一个人“你说,人为什么会死。”他说“你不要问我答不上来的问题。”我在想今天活生生触摸的人,终究有天会不存在,而我也是...
评分不让你的眼睛,再看到人世的伤心。 这本书买到手6、7年了,一直放在书架的第一位,时常想起,时常看着它的书脊发呆,但并不会经常翻开。 今天无意中链接到它,忽然想起好久以前有一条新闻,一个外国的小女孩,6岁的时候因病离世,然而父母却在她去世之后,不断地在家里的...
评分这是我看得最久的一本书。。。 如果没有记错,05年就开始了,直到如今,始终不曾结束。。 有的时候会想,若说懈怠,其实不过2、3天时间。 看了很多,临近尾声,却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面对赤裸裸的死亡,心里难以负荷。。。 这一合,便是五年。 每每靠近书架,看见这本书,...
生命的肖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