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mate of a mental institution tries to find the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denied him in the outside world.
肯· 克西(Ken Kesey)生于1935年,2001年患肝癌逝世,享年66岁。肯·克西自幼体格强壮,喜好运动,尤擅长摔跤,为此获奖学金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新闻学。1959年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写作学位,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1963年基于这一体验出版了长篇小说《飞越疯人院》而一举成名。他还在好莱坞影片中出演过次要角色。1990年任教于俄勒冈大学,直至去世。他被称为嬉皮时代的催生者和见证人,一位严肃的小说家,可以同菲力普•罗思和约瑟夫•海勒相提并论。正如1997年垮掉一代宗师金斯堡的离世,肯•克西的去世所留下的空白也无人可以填补。
没看过电影,直接看的小说,看了一遍,整体上还是很好的,但有些东西没太明白作者是什么寓意。序言里把这本书说的很高很高,我是没觉得有那么完美,打个8分还是可以的。
评分一本很硬的书,很有质感的书,所体现的东西与电影相差很远,若电影中导演为了强调冲突,到了最后才把一种可悲的氛围笼罩在McMurphy的头上,而书中处处都散发着人身上悲剧性格而McMurphy给予他们觉醒的力量与压迫相比不像蓝波那样。书里的疯人院并不像电影是一个真正的疯人院,...
评分可以说这是我最近读过的最震撼的书了。书中的主人公通过他的精神感染了在同一个地方住的全部的人,不论是慢性病人还是急性病人。他让他们明白了生活是不应该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充满激情和反抗,要有自己的活法,不能单单的听从于他人的指挥和压迫。主人公尽了一切可能去让医院...
如果不是上课读的我可能会更享受一点,不过如果不是上课可能也不会去啃原著
评分好看死了!
评分有一个问题,在阅读的时候。 因为一个是母语啊,对语境的感知和预测能力肯定不一样的,当然指的是同一种材料之下。你试一下看中文(不了解的领域),照样理解有问题 就是说,语境的感知和预测能力还是蛮重要的 还是比较容易读的。 如流水。培养语境吧。
评分书比电影好看太多(而且是在电影已经超赞的前提下)!语言太富张力、一气呵成!看完心潮澎湃,今晚注定失眠!
评分飞越疯人院 和Shutter Island一样都是以一个精神病人的角度来讲述整个故事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撼动权威 Ken Kesey真是一个天才 把故事放在精神病院里 又隐射了社会问题 到了最后的最后 谁才是不正常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