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兹勒,著名的奥地利小说家和剧作家,伍迪艾伦之前格林威治村“愤青”们的榜样,纳粹焚书的第一批受难者;他的日记,被史学家盖伊当做叙事的线索,为我们讲述了中产阶级形成的百年史。
从盖伊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中产阶级从来不是一个统一和自为的阶级,他们分散在各个阶层里,他们之间发生着无数日常的和委琐的利益冲突,他们通常具有政治上的软弱性。所以,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政治胜利,按照社会学家赫希曼的看法,恰好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群体,从来不构成对统治者的威胁,从来只打算通过金钱而不打算通过权力和名声获取满足感。
1879年3月18日早晨,16岁的文科中学学生施尼兹勒正准备上学,他父亲声色俱厉的把他叫住,举着一个红色封面的日记本大发雷霆。35年后,已经是奥地利最负盛名也最具争议性的剧作家施尼兹勒,在自传里回顾那个3月清晨,说:“一本日记被发现了,当然是最新的那本——提及艾米莉(E...
评分1879年3月18日早晨,16岁的文科中学学生施尼兹勒正准备上学,他父亲声色俱厉的把他叫住,举着一个红色封面的日记本大发雷霆。35年后,已经是奥地利最负盛名也最具争议性的剧作家施尼兹勒,在自传里回顾那个3月清晨,说:“一本日记被发现了,当然是最新的那本——提及艾米莉(E...
评分 评分《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是美国学者彼得·盖伊在其代表作《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之后,进一步研究维多利亚时代布尔乔亚人文风物的成果。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也是一本心理史学的著作,通过分析历史人物与社会群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
内有大量八卦
评分生活在这个世纪,难免对缠绕着施尼兹勒和弗洛伊德的性问题不感兴趣,但从另一方面这正是新历史学的作为之处,把真实的生存状况还原,让问题原本的意义和焦虑的根源突出。前半部分所还原的东西太“事实性”了,所以倒是后半部分,谈论起布尔乔亚的艺术消费,隐私和个体的产生更有趣。
评分天朝装逼犯们应该人手一册嘛,时刻要记得咱那些花样欧洲人十九世纪就玩过了。。。。
评分于老师给我的书单中目前最爱的一本!
评分彼得盖伊真博学啊,什么都能写,还很好看。施尼茨勒这个医生兼作家也是个奇葩。喜欢处女,每次认识一名情妇,都无比渴望她是一名处女,发生关系后发现不是,就会无比焦虑。还总喜欢拷问情妇之前跟多少男人发生关系,问明白了就嫉妒生气,鄙视情妇。 他还喜欢记日记,跟之前那个贪官一样,他喜欢把每次高潮都记下来,并且每个月结算一次。比如,有一位刺绣女工成了他的情妇,他统计了一下,他们认识十一个月后,共做了326次。当他们分手后,他又做了一次彻底的结算,得出他的总成绩是583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