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集》: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沉钟书系。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十四行集》收入其诗歌44首:中篇小说《伍子胥》:散文、杂文25篇:回忆录10篇。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十四行集》被称为“沉思的诗”;散文集《山水》,注重描摹山水,折射世态人情;小说《伍子胥》,被誉为“中国的奥德赛”,既描写诸种人事、风物,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与反省。
冯至(1905-1995),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鲁迅先生曾称誉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赴德国留学,研究文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1935年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大外文系德语教授,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曾担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曾于1980年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聘为外籍院士;于1981年被联邦德国麦茵茨科学文学院、1986年被奥地利科学院聘为通讯院士。
大概是由于阅历尚浅的缘故,读冯至的诗很难让我有直击心胸的怅然,往往是反复咀嚼才稍稍磨出点意味。最早知道他是翻过他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印象颇深他在序中说,他时常联想起梵高的一幅名为《春》的画作,那幅画作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间立着一棵...
评分大概是由于阅历尚浅的缘故,读冯至的诗很难让我有直击心胸的怅然,往往是反复咀嚼才稍稍磨出点意味。最早知道他是翻过他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印象颇深他在序中说,他时常联想起梵高的一幅名为《春》的画作,那幅画作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间立着一棵...
评分对冯至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模糊记得大学现代文学史课本上,提到他是“浅草”“沉钟”的成员。后来读到里尔克的一些诗,也有冯至翻译的,可是从来不知道他还写小说。 前不久“闲闲书话”上有人推荐《伍子胥》,“中国的奥德赛”云云,一时好奇,便找来读了(基本是在马桶上读完...
评分大概是由于阅历尚浅的缘故,读冯至的诗很难让我有直击心胸的怅然,往往是反复咀嚼才稍稍磨出点意味。最早知道他是翻过他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印象颇深他在序中说,他时常联想起梵高的一幅名为《春》的画作,那幅画作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间立着一棵...
评分继胡适和郭沫若奠定早期新诗的基本根基,新月派诗人添砖加瓦后,冯至无声无息的出现了。 我们看多了徐志摩戴望舒,甚至是顾城海子的诗,冯至真的是太学术了,可是这不能改变他的地位,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接触他的人少,我觉得这是一个时代的品味问题。我们喜...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评分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一个好的作家真的可以影响一群人 为里尔克
评分用中文的韵去作十四行,就像英语翻译床前明月光,言传犹可,意会却是奢求。这记得当初被他翻译的里尔克惊呆了,走在路上都一直想里头的句子。这本那么多人说好自己却没什么感觉,毕竟诗本就是很私人的体会。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一个过于严肃的诗人。
评分伍子胥、山水,青年时代的散文可以再看看。
评分这应该是我摆上书架的第一批书中最晚读完的一本。转眼五年了。因为书,这五年无比精彩,也希望之后的十几个五年,能一直精彩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