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所撰的一部笔记体小品文集,记述了当时社会历史、政治、人物、等许多掌故和轶闻。
“老學衡茅底,秋毫敢自欺?開編常默識,閉戶有餘師。大節艱危見,真心夢寐知。唐虞元在眼,生世未為遲。”這是陸游自題其讀書室“老學庵”的一首詩。他五十八歲退居山陰時,曾建了一個書房,叫“書巢”:室之內,或栖於櫝,或陳於前,或枕藉於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筑“老...
评分读这本书,是信手翻阅浮光掠影,并不仔细,读完即抛在脑后。昨夜读苦水先生《稼轩词说》,有一段话源出于此,甚有同感,遂记之。 “为国家致太平与长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然且当守国使不乱,以待奇才之出,卫生使不夭,以须异人之至。不乱不夭,皆不待异术。唯谨而已。” “...
评分该书为不同人合注。证据是同一个词,出现在前不注,后出现方注,有时同一个词前后所注又不尽相同。前3卷注释得尤其差,该注释的不注,不该注释的又废话成堆,有两三处注释还出了错,混淆了原文的意思。估计很可能是导师挂个名,手下一帮学生合力弄出来的东西,但可惜各个学生层...
评分该书为不同人合注。证据是同一个词,出现在前不注,后出现方注,有时同一个词前后所注又不尽相同。前3卷注释得尤其差,该注释的不注,不该注释的又废话成堆,有两三处注释还出了错,混淆了原文的意思。估计很可能是导师挂个名,手下一帮学生合力弄出来的东西,但可惜各个学生层...
评分陆游笔记书。当时世上百态,读来使人亲近。放翁亲杜甫、苏轼、欧阳修及前朝明君等,斥奸佞之人,古今一感,悠然觉若有心相通之处。抄某感兴趣之数则: P6 鼎沣群盗,惟夏诚、刘衡二寨,据险不可破。二人每自咤曰:“除是飞过洞庭湖。”其后卒为岳飞所破,盖语谶云。 P32 晏...
封面上撰著人竟是苏轼,情何以堪···
评分有两则印象颇深,一则:一日小雨,黄鲁直饮酒微醉,坐胡床,自栏循间伸足出外以受雨,顾谓友人曰:“吾平生无此快也”二则:放翁十余岁时,见到郊野鬼火至多,麦田间稻穗尖出如色如青色,放翁谓此兵乱不久之人血之磷。
评分当年在书店不知道那根神经元打结了,把陆游二字生生看成了苏轼,于是买了回来。大抵是讲一些见闻和朝中旧事吧,记不清了。
评分原文好看。但是这也叫点校啊
评分不得不说,注释好差劲。。。。。。。给四颗星纯粹是因为陆游写的这些东西,与本书的出版社、校注等等无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