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梦忆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梁实秋 随笔 散文 诗歌 絮絮叨叨的 文学 文化/文学/思想 中国
发表于2025-02-23
槐园梦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梁实秋的作品读了觉得妙趣横生,幽默感很强,暗叹老头子的智慧。
评分梁实秋的作品读了觉得妙趣横生,幽默感很强,暗叹老头子的智慧。
评分忆亡妻
评分总觉得它太不真实,所以总要细细地读,细细地品。
评分谈生老病死 谈衣食住行 谈人生百味 了无新意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本书收作者“女人”、“男人”、“孩子”、“时间即生命”、“清华八年”等散文及“荷花池畔”、“秋月”等新诗。
梁实秋先生写儿时趣事特别令我印象深刻。《雅舍谈吃》集中有一篇《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写他和祖父的事: 内院上房三间,左右各有套间两间,祖父在的时候,他坐在炕上,隔着玻璃窗子外望,我们在院里跑都不敢跑,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听见胡同里有“打糖锣儿的”的声音,一时...
评分《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一文断断续续的读了一个星期才读完,早上卫生间读一读,午睡前翻一翻,夜里睡前也会读一点,就这样,终于读完了。一开始随意的读读,慢慢的心里开始惦记着它,心里面对于这对夫妻的生活与感情越发的感兴趣。好奇心只是那么一点,更多的是心...
评分告诉我 为什么男人总是这样 明明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难忘归难忘 难道我就值七个月的遗忘 便另结新欢 不能忍 无法忍 如何忍 纵是才高八斗 亦是薄凉无魂 痴情当算纳兰 纵是一代词人 后来还是爱上一个江南女子 忘记是谁说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要说潘安 苏轼 词最好 词痴情 ...
评分“一几一椅一塌,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写的真好。又想起曾经看到的那段话,具体怎么说的我给忘了,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再怎么富有,睡觉也只睡那么一小片而已,所以即使他有十六张床,他每天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而已。突然觉得,有那么多张床要去选择今晚的落...
评分槐园梦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