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美食 梁实秋 散文随笔 中国 生活 散文 A文学 随笔
发表于2025-02-08
雅舍谈吃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2020-5-kindle)又吃果子狸又吃熊掌的,过分了!
评分好像很适合拍成纪录片,但是看久了感觉有些重复。没看过同类型,觉得挺新奇,居然有人能写出一整本不重样的好吃的……
评分【藏书阁打卡】用现在的话来讲,梁先生就是一正宗“吃货”啊!哪有好吃的,哪个饭馆有何当家菜,用料如何,如何烹制,口感如何,真是娓娓道来,几乎可以让人想象出那种口舌之上的感觉。梁先生的这本书,讲的都是很接地气的各种吃食,从饺子到包子,从烤鸭到排骨汤,很多细致的烹饪步骤完全可以跟现在的菜谱相媲美。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讲吃,这无非就是一本探食录,借由吃食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南北文化的差异,还有满满的乡愁和浓浓的对亲情的怀念,都是有温度的。书中提到的很多方言和一些特色的美食,也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怀念家乡的风味和妈妈的味道,这或许是食物在饱腹之外的意义所在。
评分想同梁实秋谈谈食物,再一道去恰。最喜欢前两辑。
评分不是我的菜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历任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编译馆编纂。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去台后曾任编译馆馆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及文学院院长。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以及散文《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随笔》《雅舍杂文》《雅舍忆旧》《雅舍遗珠》等。
本书是梁实秋先生在美食上的才华展示: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汤包、炸丸子……既有饭馆酒楼的看家菜,又有平民百姓的家常菜,一壶烫酒,两三好友,或对影独酌,都写得极好。
梁实秋笔下的“吃”,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朴素的文字记录了那些温存的岁月,字里行间飘散的是人间烟火,旧时北平的那些味道,仿佛穿过时光,带着乡愁和忆旧。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饮食一端,是生活艺术中的重要项目,未可以小道视之。梁实秋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把各色吃食写得活色生香,读起来非常有趣,并在美食的“盛宴”中得以体味人生。
年少时代,最讨厌看的就是散文,因为那时候只看到散文的散,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对当初热衷的小说渐渐失去兴趣,看起了散文,而且爱不释手,尤其是一些生活气息浓厚的散文。 梁先生是写散文的大家,清新隽永,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在文中,似乎又回到那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时代,...
评分年少时代,最讨厌看的就是散文,因为那时候只看到散文的散,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对当初热衷的小说渐渐失去兴趣,看起了散文,而且爱不释手,尤其是一些生活气息浓厚的散文。 梁先生是写散文的大家,清新隽永,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在文中,似乎又回到那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时代,...
评分晚上挑灯夜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夜半三更看到汤包这段笑个半死: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
评分真是孤陋寡闻, 刚刚知道梁实秋是北京人! 太兴奋了 。 鲁迅是浙江人,木心是浙江人,丰子恺是浙江人,林语堂是福建人, 张爱玲是上海人, 傅雷是上海人。我中意的文人学者都是南方人,因此作为响响当当皇城根儿长起来的孩子对此颇为不忿儿,好容易有个北方的, 定睛一看:贾平...
评分记得高晓松曾经算过,按照一个人活70年,大概在世20000天,每天三顿饭,一生也就只有60000顿可吃。抛出睡过没吃的早饭,减肥不能吃的晚饭,不知味的前十年后十年,能吃的也就不足40000顿。这这个算法醍醐灌顶, 让我更是不敢亏待自己的舌头和胃脘。 而梁老先生对于馋的释义更妙...
雅舍谈吃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