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 ),一九三五年在伦敦出生,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博士,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文学贡献获得布列颠帝国勋章和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从一九六○年起,执教于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一九八七年退职从事创作,兼伯明翰大学现代英国文学荣誉教授。
洛奇已出版十二部长篇小说,包括“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换位》(Changing Places,一九七五年,获霍桑登奖和约克郡邮报小说大奖)、《小世界》(Small World,一九八四年,获布克奖提名)和《好工作》(Nice Work,一九八八年,获星期日快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和布克奖提名)以及《作者,作者》(Author, Author,二○○四年)等,其中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最为著名。他还著有《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一九九二年)和《意识与小说》(Consciousness and the Novel,二○○二年)等文学批评理论文集。洛奇的作品已用二十五种语言翻译出版。文学批评史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洛奇是“同代作家中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小世界》在一九八八年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洛奇本人担任编剧、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好工作》,获得一九八九年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身为久困学院中人,很难不为戴维•洛奇那些恶搞学院人的故事开怀。基于某种受虐心理,展示学院众生诸种不堪的《小世界》被奉为学院经典,极尽刻薄之能事的《作者,作者》总拿亨利•詹姆斯的性事说事儿,却为学院人士热爱。一个郁闷之夜,我拿起《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笑了...
评分对于宗教对于正常性欲的压抑,以及人性压抑到了极致就是放纵的问题的描写很有趣,字里行间对于男女不平等的暗讽也有意思。然而因为是译作,我又对英国文学没有大量的阅读基础,无法理解那些作者玩的对于英国文学史上名作的模仿致敬的文字游戏,只能略微看出文风的转变而已,有...
评分 评分戴维·洛奇确实应该写喜剧。随手拈来的喜剧段子和吐槽,让人感觉很欢乐。 在很多中国人想生第二胎而又无力挑战体制的时候,看到当年的英国天主教徒为如何节育而不节欲痛苦不堪的故事,这算不算喜剧?或者是黑色幽默? 如果我当年继续读博士,然后在大学任教,是不是会像主人公...
评分读不太懂。洛奇在10章故事里,每一章是对一个知名作家风格的滑稽模仿和拼凑。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西方天主教60年代之前是禁止人工避孕的_(:з」∠)_,看到中国人去观摩马克思坐过的椅子也是挺有趣。还有大女儿克莱尔,让我想到了摩登家庭里的高智商小萝莉。我我我终究只认真看了一半,就草草跳到后面。
评分不知为何,中文显得额外喋喋不休,伤及了趣味。
评分消闲读了
评分很有幽默感……自己觉得一般般
评分图书馆借。挺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