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昌武(丛书主编),1937年生,辽宁省营口市人,1961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为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捷克查理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研究员。主要从事隋唐五代文学教学和研究,著有《唐代古文运动通论》《柳宗元传论》《韩愈散文艺术论》等,多年来关注历史上中国文学与佛教相互影响,相关论题多有著述。

出版者: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孫昌武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1996-6-1
价格:2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400575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宗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观世音信仰和维摩诘信仰在中国佛教与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受容、发展、演变、不仅相当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佛教的特征,而且关联着中国思想意识的整个发展状况。而其在文学中的表现,也非常的生动、丰富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因此,本书将较详细地描述观世音与维摩诘在中国文学中的种种表现,并对这些表现的意义加以初步探讨。范围主要是宋代以前。宋代以后小说、戏曲以及民间文党的俗神化的观世音资料很多,涉及到民众佛教、民间宗教、道教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还有必要详加梳理,进行实地调查,应当作为另外的独立的题目来研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佛教修证的终极目标是解脱,即超离生死轮回,进入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这就是所谓“涅槃”。观音所体现的是现世救济,拔苦与乐,解脱人们的水火刀兵之灾等等…而在维摩信仰中,济度则侧重在精神方面。《维摩诘经》宣扬“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希望把现世转变成清净的佛国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觉悟”。(10)

评分

佛教修证的终极目标是解脱,即超离生死轮回,进入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这就是所谓“涅槃”。观音所体现的是现世救济,拔苦与乐,解脱人们的水火刀兵之灾等等…而在维摩信仰中,济度则侧重在精神方面。《维摩诘经》宣扬“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希望把现世转变成清净的佛国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觉悟”。(10)

评分

佛教修证的终极目标是解脱,即超离生死轮回,进入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这就是所谓“涅槃”。观音所体现的是现世救济,拔苦与乐,解脱人们的水火刀兵之灾等等…而在维摩信仰中,济度则侧重在精神方面。《维摩诘经》宣扬“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希望把现世转变成清净的佛国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觉悟”。(10)

评分

佛教修证的终极目标是解脱,即超离生死轮回,进入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这就是所谓“涅槃”。观音所体现的是现世救济,拔苦与乐,解脱人们的水火刀兵之灾等等…而在维摩信仰中,济度则侧重在精神方面。《维摩诘经》宣扬“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希望把现世转变成清净的佛国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觉悟”。(10)

评分

佛教修证的终极目标是解脱,即超离生死轮回,进入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这就是所谓“涅槃”。观音所体现的是现世救济,拔苦与乐,解脱人们的水火刀兵之灾等等…而在维摩信仰中,济度则侧重在精神方面。《维摩诘经》宣扬“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希望把现世转变成清净的佛国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觉悟”。(1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