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光,1939年3月生,山东阳榖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先秦史、秦汉史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汉学研究》(台湾)、《中华文史论丛》、《中国史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一次,二、三等奖多次。本书为作者有关秦代制度研究的论文结集。
《在夹缝中做学问,于逆境中求生存——历史学院张金光教授的为学之道》
山东大学新闻网
http://www.view.sdu.edu.cn/news/news/sdrw/2011-04-19/1303191546.html
关于秦王朝制度的研究,作者张光先生毕生对秦王朝研究、考证的结集。
博观但不够约取,仍不失为大家。800+页,换成田余庆师来写,300页足矣。然而资料翔实,信息量巨大,总括秦制方方面面。秦学入门,读此一本足矣。 说不够约取也不对。作者基于现有资料扩展的预判,多次被后出的简牍证实。作者很自得于此,也确实值得骄傲,这就是约取,人类理性...
评分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谈人的后天“修为”,也就是后天努力? 或者换一个问法:评价一个人是看其后天“修为”,还是看其先天权利?是提出崇高标准要求人,还是建立基本底线维护人?这里,看看钱穆谈“王守仁(阳明)之平宸濠”(《中国历史人物》)和张金光谈“秦汉三次农民大起义”...
评分博观但不够约取,仍不失为大家。800+页,换成田余庆师来写,300页足矣。然而资料翔实,信息量巨大,总括秦制方方面面。秦学入门,读此一本足矣。 说不够约取也不对。作者基于现有资料扩展的预判,多次被后出的简牍证实。作者很自得于此,也确实值得骄傲,这就是约取,人类理性...
评分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谈人的后天“修为”,也就是后天努力? 或者换一个问法:评价一个人是看其后天“修为”,还是看其先天权利?是提出崇高标准要求人,还是建立基本底线维护人?这里,看看钱穆谈“王守仁(阳明)之平宸濠”(《中国历史人物》)和张金光谈“秦汉三次农民大起义”...
评分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谈人的后天“修为”,也就是后天努力? 或者换一个问法:评价一个人是看其后天“修为”,还是看其先天权利?是提出崇高标准要求人,还是建立基本底线维护人?这里,看看钱穆谈“王守仁(阳明)之平宸濠”(《中国历史人物》)和张金光谈“秦汉三次农民大起义”...
祖龙魂死业犹在 百代都行秦政法
评分一暑假都吭哧这个了,没基础所以很多地方没读懂,如居貲赎,隶臣妾。半白话,现在也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见解独到,如阡陌封疆和为田制度,需要边看边思考。
评分过于啰嗦,引用史料虽多但主观意味太强。不过从中得到不少知识,一些分析也具有启发~
评分张金光先生的主要著作虽然只有两本《秦制研究》和《战国、秦社会经济形态新探——官社经济体制模式研究》,但每一本都是重量之作,令人拍案叫绝。他提出的“张金光新概念”:“官社经济体制模式”、“邑社农村共同体”、“国家权力中心论”、“中国地权本体论”、“实践历史学“更是值得着重研究的对象 “游牧部族入侵农业区域,乃是大踏步的、急骤地前进与后退”。但这个观点我不是很同意 不能简单把游牧和农耕完全割裂开来。游牧者亦有农业,亦有定居行为。最终的融合还是经济上和心理观念的同化
评分抖了七十页,才花线仅仅抖了个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