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革命

文本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建委

1976年生,山东东营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同年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2004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2008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7年4月与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教授联合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研究领域大体在战国秦汉之间,主要关注早期文本与学术、思想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对汉唐之间、唐宋之间的文献变迁、文本生产有兴趣。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徐建委
出品人:
页数:35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9-1
价格:CNY 9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305990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学术史 
  • 目錄學 
  • 文本 
  • 秦汉史 
  • 文学 
  • 年谱 
  • EarlyImperialChina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公元前一世纪晚期,中国上古文献的文本形式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巨变,其剧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孔子时代。同一部书,在此界限前后,我们需区别对待,而非等而视之。这不仅关乎我们对传世文献的认知,也会左右我们对出土文献价值的评判。若混同这种前后的变化,以东汉以来的传世文本为基础,以《汉书·艺文志》为想象模型,来描述先秦学术或文学,我们勾勒出的只是先秦的镜像,而非早期知识世界的真实图景。

观察西汉以前的知识世界,刘向和《汉书·艺文志》是必要的起点,但也是特别需要超 越的视点。刘向、刘歆父子所描绘的早期知识世界,被班固简化为《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诸子等清晰的线描图谱。但是,这个图谱只是一种叙事的结构,我们后来的人被这个叙事结构给“规范”了。如何站在学术传统之外观察这个结构,以及如何超 越它对我们的“规范”,乃是此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元方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生造了很多概念,为什么不用原来出土文献界已经有的呢?试图从文献学切入经学和经学史,但很不幸的是两个都没搞懂,到底读懂姚振宗、余嘉锡、张舜徽没?研究经学史的问题读懂王国维、沈文倬没?要注意尊重和充分利用正确理解前贤的研究,不要先有一个结论再来论证,时刻从文本进行研究才不至于出问题。最后希望豆瓣发明半颗星。

评分

看此书主要是为备课。理论意识很强,很有启发性。 再说一点健康的批评。不喜欢行文风格,太啰嗦,太喜欢造名词用概念,读起来好累。前后重复的太多!前后编重复就算了,同一篇也重复。一整张大段大段的重复,有编辑的问题,也有作者的问题吧,纸张这么贵,看书人钱这么少,如有修订版,希望注意,给读书人省点钱。 理论意识很好,从文献到文本,但很多章节确实站不住脚,如先入为主的断定史记年表一定是司马迁依据一本书编成→排除法圈定是左传→年表和今本左传很多不一致→所以司马迁所依据的肯定是古本左传。这个逻辑从根本上就不对,只要将所列年表和左传的众多不一致,用史记世家等材料对一下,就会发现年表和传记部分完全一致!从简便角度来看,参考自己的年表也要比用左传再排一遍方便的多! 最后说一句,看完这本书我更加觉得李大师零真厉害!

评分

读书细致,思路敏锐、取径正确,勉力在无米之炊的境况下建立体系性框架。以向、歆父子校书为界限,梳理前后文献与学术的建构过程。上延《古书通例》,初步指明了写本时代文献研究的方向,和北师大李锐的研究异曲同工。

评分

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生造了很多概念,为什么不用原来出土文献界已经有的呢?试图从文献学切入经学和经学史,但很不幸的是两个都没搞懂,到底读懂姚振宗、余嘉锡、张舜徽没?研究经学史的问题读懂王国维、沈文倬没?要注意尊重和充分利用正确理解前贤的研究,不要先有一个结论再来论证,时刻从文本进行研究才不至于出问题。最后希望豆瓣发明半颗星。

评分

前编很有启发,P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