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第3卷):表现主义》内容简介:本卷选译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欧美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十部。作为一种艺术流派,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一般认为1910年至1925年是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全盛时期。就戏剧而言,这一流派的先驱可以上溯到瑞典的斯特林堡和德国的韦德金德。后来,这一运动的影响波及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使表现主义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艺术流派。
对于“表现主义”这一术语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使用,还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表现主义首先起于绘画。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沃在巴黎的独立沙龙举办了以“表现主义”为标题的小型画展,就我们所知,这也许是“表现主义”这一术语的第一次出现。然而,作为对一种艺术流派的比较规范的界定,它是在10年以后才正式提出的。1911年8月,美术批评家威廉·沃林格尔在《狂飙》杂志上发表文章,把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的作品称作“表现主义”绘画。自此以后,这一术语才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并运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多似乎是唯一的译本,作为参考资料的意义要远大于文学意义吧。《变形》更像是超现实主义剧,斯特林堡那部其实没那么“先锋” ,大多数究其本质而言还是道德剧,当然表现主义戏剧的独特之处大概还是要(在舞台上) “表现” 出来才有意义。 《埋葬死者》有意思,感觉维利希莫写 《安塔列斯事件》时应该有参考过。
评分喜欢魏德金德的春醒!
评分斯特林堡太好了! 太好了! 太好了! 然后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们都有种谜之相似,大概是驱动力相同——[(战争及纳粹带来的)恐惧]。而美国人基本在考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表现主义的舞台普遍比较值得玩味。
评分感觉比象征主义更容易抓到主题,结构上最妙的是斯特林堡,个人偏好上还是奥尼尔。《青春的觉醒》那个剧,确实感觉在尺度的边缘游走。
评分《青春的觉醒》和《从清晨到午夜》,原来表现主义用中文读也没那么费劲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