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卷·一
绪论
一、鲁迅本体与鲁迅映象——20世纪中国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二、鲁迅研究的科学形态——鲁迅本体的趋近性还原
三、鲁迅学——科学形态鲁迅研究的学科化形态
四、鲁迅学史——鲁迅学缘起、发展及其精神文化背景转换、变迁的历史
五、本书的框架结构及其要义
宏观描述
第一章 鲁迅出世:中国精神文化界的惊雷(1919-1925)
一、鲁迅出世前的精神文化背景
二、《狂人日记》——鲁迅第一声呐喊的精神震撼
三、鲁迅杂文最初的精神反弹
四、《阿Q正传》问世时的精神效应
五、各精神文化流派对《呐喊》的评论
六、鲁迅映象的初步形成
七、小结
第二章 鲁迅权威地位确立后在精神文化界的反响(1925-1927)
一、鲁迅权威地位与世界声誉的确立
二、《彷徨》等著作引起的精神共鸣
三、鲁迅杂文不同的精神回应
四、狂飙社尼采精神与鲁迅精神的碰撞
五、对鲁迅文体的初步总结
六、两本鲁迅研究论集的出版
七、茅盾的《鲁迅论》——鲁迅映象的第二次总结
八、小结
第三章 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瞿秋白的总结(1928-1933)
第四章 鲁迅研究学理精神的勃兴(1933-1936)
第五章 鲁迅逝世纪念中的评论与研究(1936-1937)
第六章 鲁迅研究学理化的初步奠基(1937-1939)
第七章 鲁迅研究学理化的初步发展(1940-1949)
第八章 建国17年鲁迅研究的发展与挫折(1949-1966)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对鲁迅的“左”倾扭曲与务实派的潜在努力(1966-1976)
第十章 新时期鲁迅研究学理精神的重振(1976-1989)
第十一章 90年代鲁迅研究学理精神的反思与各华(1990-2000)
下卷
微观透视
第十二章 “野草”丛中探哲学——《野草》学史
一 鲁迅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210年代的问世与最初的反响
二 直感性的评论与认识——30年代的研究
三 理论上的升华——40年代的研究
四 第一部《野草》研究专著——卫俊秀的《鲁迅<野草>探索》
五 理性综合的新高度_50年代冯雪峰的《论<野草>》
六 诗学特征的初步探究——五瑶的《论<野草>》
七 究竟有没有阴暗面——五六十年代的学术讨论与其他成果
八 70年代的集大成之作——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
九 80年代的勃兴——许 杰、曾华鹏等的《野草》研究著作
十 《野草》学形成的标志——孙玉石的《<野草>研究》及《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
十一 比较研究的深广世界——吴小美的《野草》研究
十二 哲学内涵的深入阐发——汪晖、王乾坤等《野草》研究论著
十三 研究视域的不断拓新——闵抗生等的其他新成果和新视角
十四 来自域外的声音——国外《野草》研究论著的翻译及其影响
十五 小结
第十三章 “镜子”面前悟“病根”——阿Q学史
一 阿Q出世即“照人”——问世的过程与20年代的最初反响
二 主旨在于写灵魂——看看鲁迅自己怎么说
三 直觉基础上的阐发——二三十年代的进展
四 理论升华与新的视角——40年代的深化
五 给阿Q定阶级成分的闹剧——50年代初的庸俗社会学倾向
六 阿Q是“思想性的典型”——50年代初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
……
第十四章 狂人“疯语”听 真音——狂人学史
第十五章 “油滑之处”显真谛——《故事新编》学史
第十六章 探索中国的“人史”——杂文学史
理性反思
第十七章 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
第十八章 鲁迅研究中的学术哲学问题
第十九章 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的精神解放
第二十章 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的思维变革
第二十一章 结语:21世纪中国鲁迅学前景的展望
代跋一 对史实学者的特别敬意
代跋二 大荒原上追“过客”——为什么陪鲁迅一辈子
附录一 平和 学理 超脱——就《中国鲁迅学通史》的写作答《北京日报》编辑问
附录二 通合学初论
后记 又是一年秋风劲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卷
编年索引
一九一三
一九一九
一九二一
一九二二
一九二三
一九二四
一九二五
一九二六
一九二七
一九二八
一九二九
一九三○
一九三一
一九三二
一九三三
一九三四
一九三五
一九三六
一九三七
一九三八
一九三九
一九四○
一九四一
一九四二
一九四三
一九四四
一九四五
一九四六
一九四七
一九四八
一九四九
一九五○
……
二〇〇〇
二〇〇一
二〇〇二
专题索引
一、宏观总评
二、思想学史
三、作品总论
四、小说学史
五、《野草》学史
六、阿Q学史
七、狂人学史
八、《故事新编》学史
九、杂文学史
十、散文学史
十一、诗歌研究
十二、史实与著述研究及其他
十三、国外研究
十四、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学史
十五、论文资料合集
十六、鲁迅学之学
附录一 1949年以前有关报刊一览
附录二 1949年以后有关报刊一览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