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上下)

名利场(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萨克雷(1811-1864年),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6岁时被送回英国求学。成年后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但很快挥霍殆尽,只好自谋生路。他先学画画,后从事写作,为报刊撰稿,发表散文、游记、中短篇小说等。萨克雷是一名多产作家,作品集有35卷之多。他的早期作品多是一些幽默故事、特写和诗歌,如《巴黎杂记》、《爱尔兰杂记》等。中期开始创作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848年发表成名作《名利场》,此书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萨克雷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英] 萨克雷
出品人:
页数:719
译者:杨必
出版时间:1957-5
价格:37.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020052165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插图本
图书标签:
  • 萨克雷 
  • 外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小说 
  • 英国 
  • 名利场 
  • 经典 
  • 杨必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名利场(上下)》作者主要塑造了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女冒险者的典型。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小说中,作者频频与读者交流,叙述中夹杂着议论,时而冷嘲热讽,时而严肃说理,时而歪理歪推,喜剧效果强烈。读者在参与思索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也颇受教益。《名利场(上下)》的故事以两条线索展开,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相互交织,最后到达同一个终点。其中一条线索讲述善良、笨拙、生活在富有家庭中的女子阿米莉亚·塞德利;另一条线索讲述的是一个机灵、自私、放荡不羁恢穷的孤女丽贝卡·夏普。两人于1813年乘坐同一辆马车离开平克顿女子学校。两人都在遭到家庭反对的情况下,于1815年结婚,分别嫁给即将参加滑铁卢战役的两名英国军官。新婚不久,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打响了。阿米莉亚的丈夫战死疆场;丽贝卡的丈夫战后生还。接下来的十年中,而贝卡生活一帆风顺,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攀升,直至有幸觐见国王,而阿米莉亚却因父亲破产承受着极大的不幸。到了1827年,命运发生了逆转,丽贝卡的生活落入毁灭的深渊,这其实是罪有应得;阿米莉亚却转而变得富裕幸福,可归因于善有善报。但是,作者以灵活的讽刺手法,使两位女主角最后的命运归于平衡,仿佛在一个大的轮回之后,回到故事开始时两人命运的起点。 故事中,滑铁卢战役是两人命运的重要分水岭。战役之前,故事的焦点是两位女主角的婚事。两人的婚事分别受到男方家庭的反对,也都因此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两位丈夫的遗产继承权均被取消。滑铁卢战役之后,故事的焦点是两个女主角的贞节问题。两个三角关系分别展开。丽贝卡对丈夫不忠,与放荡好色的贵族富豪斯泰思侯爵勾搭;阿米莉亚对自己去世的丈夫信守贞节,拒绝与十几年如一日忠实爱慕她的多宾结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李嘉欣说,一开始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她漂亮。 我想,这句话证明她是聪明而清醒的。 时装杂志采访她,问到可有看过亦舒写的印度墨,她答,不曾,我不看chick -lit(少女读物)。 亦舒谈起她,说法却是:那时她对我说,倪匡他不理解,我得生存下去啊。 ...  

评分

我曾经听人用"尖酸刻薄的英国老太婆"形容一位过分挑剔的朋友,才知道英国老太婆还有这样的特长。我只知道英国的老头子也是很擅长挑剔人的:热爱反讽的小说家挑剔起他们的人物来,未必会输给街边聒噪的老太婆。 反讽有机智的好处,可机智要作为点缀才好。萨克雷的机智太多太热...  

评分

译自http://www.spectator.co.uk/the-magazine/books/3083101/morality-play.thtml EDWARD AVERY, Spectator Every year, when winter descends on the country, one of English literature’s great works always finds itself pulled down from my bookshelf: namely,...  

评分

“名利场”按《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指世人争名逐利的场所”。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汉英词典》中这个词只用“Vanity Fair”来对译是很不妥当的。英语中的“Vanity Fair”按《美国传统词典》的定义是:“A place or scene of ostentation or empty, idle amusem...  

评分

此书的英文版,是上年头就买了。冲着杨必的名气看了几页中文,觉得还可以,就买了英文版来读。结果中途多次读不下去,多次放下不想看,可是最后咬咬牙看完了。很少看小说看得那么纠结郁闷。 不少人对此书的赞誉很高,不过大部分都是看杨必的中文版。不得不说,的确翻译得不错...  

用户评价

评分

15岁。曾经厚重的让我却而让步。

评分

明明很好的故事,为毛我读得如此痛苦,哎我注定下里巴人了

评分

“他们坐在朦胧的暮色里,他的眼睛只是跟着她。这个机会,他已经渴望了多少时候了。在他远离家乡的时候,不管是在印度的热风里,或是在辛苦的征途上,他老是惦记着她,想起她正像现在这样,很温柔,很快乐,孝顺体贴的伺候年老的父母,甘心情愿过苦日子,把贫穷的生活点缀得非常美丽。”

评分

个人觉得,如果故事结束在都宾对痴恋的幡然醒悟,小说会提高一个档次。

评分

长的让人想吐血,我和我妈还看了电影,我觉得我妈的理解更加中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