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俞平伯 (1900─1990.1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 1922年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1990年10月15日逝世,终年91岁。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俞平伯
出品人:
页数:23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7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40822
丛书系列:插图本大师经典丛书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俞平伯 
  • 红学 
  • 紅樓夢研究 
  • 学术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 
  • 红楼 
  • 文学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俞平伯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红学家,他于1923年发表的《红楼梦辨》一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论证了《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属曹雪芹原著而系出自高鹗伪续,并对后四十回有很严厉的批评。此文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新红学的学术地位从此得以确立。1953年9,俞平伯把他在30年前写的《红楼梦辨》稍经修改,易名为《红楼梦研究》再次出版,不料竟然因此陷入政治风波。而此书也因此红学史及至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此次出版,配以精美插图200幅,以便读者更好地领略大师经典的风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看此书更多在看人品,什么叫做以君子之心度世人之腹,这就正是了。俞平伯之书生宽厚耿直之心跃然纸上,此书看了又看,一看再看,非常值得红学爱好者购买珍藏。 俞先生写书时的背景,是世人大都以为高鹗就是红楼梦作者的年代,他著书立论也意在正视听、纠谬误,尽管如此,他也未...  

评分

在警幻仙境的正冊里,王熙鳳的冊子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鳳凰,判詞為:“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歷來各家對於”一從二令三人木“都有不同的解釋,然都不能服眾而令人滿意。俞先生文中言:“‘人木’似乎合成一個休字,但因全句無從...  

评分

紅樓夢的結構是波紋式,無數大波起伏, 洸洋澎派,每一大波又環包著無數小波; 前波未似盡,余漾猶存,此波未平, 后漣環互,目炫神迷,讀者還以為一切是瑣碎的平鋪直敘,卻被作者由一個波送到另一個波,自己已辨不出是在那個大波之間,小波之內。  

评分

评分

在警幻仙境的正冊里,王熙鳳的冊子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鳳凰,判詞為:“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歷來各家對於”一從二令三人木“都有不同的解釋,然都不能服眾而令人滿意。俞先生文中言:“‘人木’似乎合成一個休字,但因全句無從...  

用户评价

评分

=红楼梦辨 特别看了毛爷爷不喜欢的两章 果然不错

评分

分析????️很有逻辑性,很好读

评分

大家风范

评分

书中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五十年代所作出的,所以很多学说尚不十分成熟,例如尚未将甲戌等本的脂批作为资料进行研究。但是历史意义极其重大,也可从中一窥俞先生的治学态度。想起郑庆山先生所说:“俞平伯何人也?温良恭俭让,谦谦君子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简明委婉之佳作也。读是文而想见其人,而其人作古,不可见,悲夫!”——此言不虚。俞先生说:“我宁可刊行一部《红楼梦辨》,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当下红学界浮躁者,足可鉴之。

评分

=红楼梦辨 特别看了毛爷爷不喜欢的两章 果然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