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蒂在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罗蒂的主要著作在国内出版的有:《哲学和自然之镜》及《后哲学文化》等。
理查德·罗蒂生前亲自选取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经过分类整理而成本套自选集,其中大多数论文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罗蒂追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老左派的思想成就,评点60年代至今文化左派的功过得失,他指出,为了“筑就我们的国家”,追求美国的建国理想,知识分子应做出更为脚踏实地的努力。
本书源于罗蒂1997年所作的“麦西美国文明史系列讲座”。书中的罗蒂自始至终慷慨激昂、充满自信,他旨在激励美国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内事条,重新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从而恢复美国文化生活的平衡。
“左派”与“右派”是我们最熟悉也最苦恼的概念。史学界追根溯源,说这一对术语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激进的革命派恰巧坐在议会左边的席位上,而温和的保守派恰巧坐在右边的席位上。所以,左翼比右翼革命,右派比左派保守。在我们的知识谱系里,这一...
评分 评分 评分罗蒂永远是个充满激情的哲学家,尤其是在他谈论政治哲学的时候。不过,他这本《筑就我们的国家》恐怕把美国学院里面的学者们,从左派到右派得罪了个遍。原因在于,罗蒂既鄙视了认为美国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足够好了的保守右派,又大大奚落了喜欢对当代美国冷嘲热讽的文化左派。 ...
评分大选结束后建议读物,书名又可以叫做,美国左派为何失败?
评分即使和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你又以何种自负确保不会产生新的人间地狱?一个人会成为艾耶尔还是怀特海是由其天生的气质决定的,哲学不是被逻辑实证主义搞死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左派只适合去搞诗学,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首诗是可怕的。你怎么知道所有人都渴望浪漫主义的诗意的栖居
评分对文化左派的批评正是我现在的困惑,到底该如何摆脱资本主义呢,现在实在没什么办法。
评分“左派”二字在美国的境遇明显比在中国好得多。罗蒂的这篇讲演录也只能作为讲演录来读。
评分所有阅读与言说的目的,都只为了一个:解决中国问题。罗蒂的这本小书与我近来所思所想暗暗契合——更多时候因为情怯或为尊者讳,只能沉默——我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热切的互相需要?何时停止自憎与自嘲?福柯式的深渊式描绘又该何时与希望叙事接洽?选择漠然高蹈的艾耶尔们抑或激情浪漫理想的怀特海们?罗蒂对美国文化左派的批判修辞似乎沿袭着佩里安德森的传统,但与坚定的佩里相比,他的立场更为有趣多面,在左派与右派争端的尘嚣中(虽则他本人以为这种对立全然是极左思潮的产物),在希望与绝望绝壁峭峙中,他仰望,我犹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