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长篇小说《万寿寺》原为《青铜时代》第一篇。书中插画由插画家胡晓江创作。
“晚唐时,薛嵩在湘西当节度使。前往驻地时,带去了他的铁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王小波
王小波在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万寿寺》中,凭借汪洋恣肆的想象力,通过反虚伪道德论的唯美笔触,构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诗意世界,抒发了他对自我生命的实现与超越的向往和追求。 《万寿寺》的叙述者“我”是北京万寿寺历史研究所里的研究员,撰写有关唐朝时湘西节度使薛...
评分很多人打开王小波的方式,是他的杂文和时代三部曲。我选了这本《万寿寺》,挺冷僻的,估计只有资深王小波粉才看过。倒不是为了特立独行,而是看到作家张佳玮在他的公众号里有评论到,《万寿寺》是二十世纪最好的小说之一。张公子的阅读量是惊人的,能得他如此高评价的作品,凤...
评分对于《万寿寺》的行文结构褒贬不一,看到《万》新奇的文章结构,让我眼睛一亮。小说就该是:天马行空。看惯了死板的学院派小说,《万》真是深得我心。故事,就不应该有固定的开头过程与结尾,王小波对于小说结构的孜孜不倦尝试的确可以说他是个敬业的小说家,在这以赚钱为...
评分 评分用王二的眼去看长安,用薛蒿的眼去看万寿寺,你会发现一切都讲的通: 这个社会有一套道德规范,满口仁义廉耻,事实上却是既得利益者统治弱小的说辞。 王二曾像薛蒿,是一个浪漫的自由派,有着崇高的理想,放逐自己到蛮夷之地,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长安城。却在自己建造的凤凰寨里...
我希望我是红线可是我是小妓女嗬嗬嗬
评分这会是我看的最后一本王小波小说。无法忍受没完没了的题材重复。
评分啃不动王小波了 我是老了吗……这种好像全程打鸡血的劲头只有拍电影hold得住啊 东宫西宫 蓝色骨头也是一股大麻味
评分老妓女所代表的学院派是旧秩序的守护者,小妓女则是独立奔放的自由派。主人公薛嵩是个矛盾的人,他既想独立自由,又摆脱不了性和面子的支配,对学院派申深恶痛绝,却又狠狠的抽着自由派的屁股。
评分读王小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再找到一个像红拂夜奔一样让我那么激动的故事。万寿寺没有做到,它凌乱,野心宏大,试图将现实、记忆、虚幻和向往一并融合起来,多种可能最后却导致了一种混乱,王小波的长篇总是缺乏一种清晰的架构。但是他总有东西让我猝不及防。最开始的时候它写像碗一样倒扣的天空和云朵,薛嵩寂寞的时候喜欢把红线抱在怀里,抵御寂寞。那一段真是天杀的看得人想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