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作者以“世界公民”的角度,通过自己和美国士兵的眼睛观察,从朝鲜战争揭幕战:三八线冲突写起,对美军参战、汉城失守、大田兵败、釜山外围战、仁川登陆、长津湖战役、拉锯战、停战谈判、战俘营里的斗争、特别是北朝鲜方面的情况等朝鲜战争的重要过程,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和描述。
看完以后发现以前自己对于朝鲜战争整个过程根本不了解,原来北朝鲜曾经已经要打下整个朝鲜半岛了。但是作者一直说自己是作为一名不分国籍和意识形态的超党派人士来讨论历史,但是其实整本书还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讨论的历史,最后致谢里要感谢的人,一大堆美国,韩国,甚至连台...
评分看上去很有美国人民的人性关怀,描写了一些无法验证的无所谓的细节,那谁开枪打出几颗子弹,那谁升起旗帜,在同时那又谁升起旗帜。 完全看不清楚朝鲜战争,只看到残酷或者说战争的悲凉,可以将本书冠以任何战争中,只要把地名和人名切换一下。 当作无历史意义的小说看看还行。
评分说不上书评,读后感而已。 书是一个军迷朋友借给我的,大赞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看完后我很愤怒:这TM根本就是本流水账! 先不说观点不观点的,故事就没怎么讲清楚,要不是对这段历史略有了解,根本就不知道写到哪里去了。而且事件的前后连贯性奇差无比,比如组织釜山防...
评分很偶然地看到这本书,越看越觉得沉重。时至今日,历史无法改写,很难说朝鲜人民是否因为这场战争而过得幸福。中国人民是否真的受益。那么多的中华儿女死在异国他乡,时过境迁,他们的死还有几个人记得。看了这本书,让我对于挑起战争的人感到很厌恶………流了那么多血,只是换...
评分看完以后发现以前自己对于朝鲜战争整个过程根本不了解,原来北朝鲜曾经已经要打下整个朝鲜半岛了。但是作者一直说自己是作为一名不分国籍和意识形态的超党派人士来讨论历史,但是其实整本书还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讨论的历史,最后致谢里要感谢的人,一大堆美国,韩国,甚至连台...
P575,“历史经常创造人,而人并非经常创造历史。”比较混乱,看的非常无感。作者虽然号称“世界公民”,但是在叙述中有明显的倾向性;美军基本上都是以少对多,结合洪学智的那本书,体现出了中美双方看待生命价值的不同;另《最寒冷的冬天》对本书P144美军的睡袋和热早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勘误:P113,出现的“哩”,这是什么单位?书中很多处把“朝鲜”和“韩国”混用了。
评分“光荣与梦想”之韩战特辑。本书非常重视战俘问题,不仅是战后遣返,对将士和非战斗人员的被俘过程和战俘生活也有详尽描写。
评分作者标榜世界公民试图以超然观点审视双方,但到底所依据的史料还是美国人的眼,对于中国人的观点描写甚少;托兰作品描写非常翔实的细节这是其优点,但有时候也是缺点。刚刚看见大气磅礴的战略描写,瞬间又跳到单兵经历现场,阅读节奏被打的很破碎,语言太罗嗦琐碎,阅读甚至吃力。读完后一直在思考导致战争延长一年的战俘问题:强制遣返战俘是否符合正义?
评分非常典型的西方个体的视角。尽力撇开了所谓的意识形态/政治角力,但几乎全部的篇章都浸染着代表自由/平等/民主的公民意识。 总的来说,对于了解朝鲜战争的模糊轮廓而言是可以一读的,对于理解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而言是必须一读的。但如果站在纯战争史的角度而言,这本书实在难堪此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后一大半我都跳读了。也许还该再看一本。 PS,个人比较推荐的部分是志愿军过江前的部分,还有后记。
评分文学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