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赞·莎碧(Marjane Satrapi)于1969年出生于伊朗的雷什特(Rasht)。她在德黑兰长大,在那里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之后去维也纳,后又去斯特拉斯堡学习插图艺术。她写过几本儿童读物,创作的插图发表在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包括《纽约人》和《纽约时报》。她目前住在巴黎。
《我在伊朗长大》全系列共四册,在法国推出时大获好评,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并获得了包括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等多个漫画书大奖。
这套连环图述说了一个伊朗小女孩在伊斯兰革命时期的成长故事。这个小女孩经历了国王被推翻、伊斯兰革命、与伊拉克战争等国家大事。作者玛嘉·莎塔碧述说的正是她本人的成长经验。
作者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黑白对比带出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运用令画面充满力量。随着主角Marji的成长,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伊朗的历史、政治和文化。
宗教只有被剥离了政治能量,才能象铁链下的狮子一样温顺的只冲你微笑,而不是咬死你。 应潮流而生的革命力量如不主动站在时代前列,而是被动等待,那么结局必被回头潮吞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所有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所有革命,无一不是带有共产主义力量觉醒并与所...
评分对这本16K的漫画爱不释手,许多个小故事都让我深有感触啊!原来简单又无里头的孩童故事,可以表现得这么让人产生共鸣,我甚至都萌发了话自转漫画的冲动。。。嘻嘻! 尤为印象深刻的故事,曾经和作者一样幻想自己是先知,是上帝的宠儿,传达福音的人。。。就是常常产生这种不为...
评分“A diamond is forever”, the memorable tagline for De Beers’ Diamonds may have been the most celebrated advertising slogan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If we describe the literary classics and the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as the lasting glittering diamonds...
评分 评分震撼人心的个人史。
评分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时代妄图建立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列强才能具有普遍民主和自由的国家,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就象要求农村每家都装抽水马桶一样,很多人只关心装马桶,却不知道马桶也要市政管网连接才是现代化的。伊朗革命就是家家装了马桶,但马桶下依旧是茅厕的民主自由革命。
评分後之後覺,很想看一下
评分後之後覺,很想看一下
评分最佳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