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十九世纪杰出诗人,小说家,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等一组系列小说组成。
原文地址:http://mengqianxun.net/archives/7619/ 最近《猜火车2》很火,男主角Mark Reton其实也是一个反英雄形象。这让我回想起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本书。这么多年过去,它仍然极少被提到,所以我修改了一下旧文,算作我的“千年文学备忘录”之一。假如让我只推荐一本书一部电...
评分《当代英雄》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一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真正的经典之作之一。莱蒙托夫在1841年27岁时死于休假后回部队途中的一场决斗,一如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在去波斯途中毫无目的毫无意义地死在路上,同样具有悲剧彩。 小说...
评分本书是笔者10年前阅读的作品。当时曾读过好几部西方文学作品,惟有这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再读,虽然故事内容已如初读一般,但始终是找回了那样一种感觉。 每次惦念起这部作品的时候,脑中总也想着主人公所出没的地方——茫茫的草滩、木屋、以及高原的景色,彼乔林骑在马上...
评分当然,在本书中,“英雄”是指一个时代中的典型形象的刻画,重点在于其普遍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或许并不认为毕巧林罪大恶极,反而以一个“清醒人”来塑造他,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毕巧林清醒的、理性的考查了当代社会人们存在的价值,但并未找到答案,所以就以一种...
评分我是一个多余的人。这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大学读的是最无用的——哲学。并且,我晃荡了四年,在大学图书馆里别人看口译,看政治,我则趴在那里看东山魁夷的画册和荣格心理学。临近毕业,我也没找到工作,却莫名其妙开始上网,写博客。现在我工作三年了,干了三年老师的行...
没感觉
评分其实我基本把它当成高加索/南俄闻见录来读了;对“多余人”体会几乎为零……
评分没感觉
评分像我们的梅耶林男主角一样,毕巧林生活里有很多痛苦。然而他们对待痛苦的方式不一样:鲁道夫皱着眉头,瞪大眼睛;毕巧林摆上虚伪的笑容。 莱蒙托夫的笔调,非常理智、锐利且诚实,几乎冷酷。他笔下的毕巧林对自己的评价严苛到不留一点情面;有一点像默尔索。但默尔索与自己和解,而毕巧林是自己的局外人。 个人来说,我喜欢维拉,她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主角(换一个角度这又怎么不是一样的故事呢?)最后,在与她的永别之前,毕巧林的痛苦是他最后的稻草。可是他拒绝痛苦,拒绝抓住这精确的痛苦,承认自己像别人一样不完美且永不可能完美;拒绝为自己哀悼从而去往幸福。他决定什么都不能令他产生真正的痛苦。 他的死亡太轻了,轻到只有一句话——他从波斯回来死了。我们得知此事之后,还看见他活着;仿佛死不死根本不重要一样。
评分第一次读的时候没太读进去,薄薄一本再读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