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一匹还是许多匹狼?”是德勒兹《千高原》中的第二章。有人评价《千高原》这本著作宛若一个巨大的迷宫,德勒兹在其中布下了大量的隐喻、创造了大量全新的哲学词汇。要理清德勒兹的思想脉络,应先从本章的标题入手:“1914:一匹还是许多匹狼?”(“1914: One or Several ...
评分半年前看完的,现在才想起来添加,顺便说下,可能有些词记错了,不过应该差别不大。 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说到迭奏曲那里,在那个部分德勒兹第一次较为直接的说明了层,逃逸线,界域,配置,容惯性平面这些之前他只靠比喻在阐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他一贯的后现代作风受...
评分玛斯素美作为《千高原》的英文译者,在其序言中,他认为:“对于德勒兹和加塔利,哲学是一种介入世界的方式。”“哲学是一种作为,并且为了变革而作为。” 哲学并不满足于进行反思,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哲学是建构性的。哲学就是创造概念:“哲学只有一个目标:建构概念。‘唯有概...
评分rhizome不能是树根(root),也不能是须根(radicle)。前者是二元、一对一逻辑,后者虽然取消了主根,但只是次根大量增生,仍然是线性的、总体性的,正如现代性是一种虚假的多样性(multiplicity)。rhizome是球根(bulb)或者块根(tuber)。 树形结构(arborescence),强调...
评分在导论中,德勒兹以线,层,节段,逃逸线,强度取代精神、思想、意志、主题来重述一本书作为一种多元体的构成,而这样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把一本书作为具备物质特性的一种场来理解(虽然书-场并不具备),这为我们理解作为一种特殊场的天才提供了可能,而所有意欲为天才建立一种规...
Gilles DELEUZE
评分当然还有这个:)
评分当然还有这个:)
评分当然还有这个:)
评分当然还有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