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说并阅读The Economist。 在中文世界,它的名字通常译为《经济学人》或《经济学家》。问题是,The Economist的意思是《经济学人》或《经济学家》吗? 1993年,一本讲述The Economist历史的书出版:The Pursuit of Reason: The Economist 1843-1993。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路得·达德利·爱德华兹(Ruth Dudley Edwards)。在这本书的第17页,作者对The Economist这个名字进行了解释: “如今,‘经济学家’(an ‘economist’)是一个特定学术分支的专家:在雅各·威尔逊(James Wilson)的世界,这个词指代任何一个以...
评分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无论是考研的,还是烤鸡的,都绕不过一本超赞的杂志《The Economis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学人,但是因为各种条件所限,我们很难及时的看到印刷版的经济学人,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消费不起,如果没记错的话,去年征订订阅费大概在三千多。对于大部分筒子,我相信还是会把目标转向电子版的经济学人,这里提供几种教便捷的获取方法,包括不同格式的经济学人(Kindle Edition, PDF,Audio Edition)希望大家喜欢! 网上常见的经济学人资源无非两种,一种是文本的,一种是Audio的,文本的又可以分为两种,Kind...
评分本篇为介绍 Economist 19年(1997-2015) 关于中国的所有封面。 开篇夹带一些私货,个人比较喜欢看政经类杂志,比较喜欢的中文为 FT 中文,英文为 The Economist。很巧合,两本杂志都是英国人办的,相比较Times 和其他美国杂志报纸,英伦格调好像都是精工细作,慢条斯理,看问题唯恐不够深入,角度不够新颖(著名的汉堡指数即是),论证过程不够细致。同时,Economist 毕竟来自英语发源地,文章经过推敲,偶尔卖点小萌,所有文章读起来似出自同一人之手。整体印象: FT 中文好似30出头企业高管,喜欢卖弄专业内容,彰显精英品质;Economist 好似 经验丰富的中...
评分 评分清晰、简洁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西方杂志中很少有与其媲美者;它的文字精练,简明易懂,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世界重大事件,它能以浅显的语言、较短的篇幅、清楚的图表把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出来,条理自然,表达清晰,令人叹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