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客 1月份的这期《书城》,相较07年内的十二期,要有货得多。读后令人感慨良多。 《杀君马者道旁儿》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另一面,学生的一些缺点和劣根性是和整个时代的中华民族的状况紧紧联系的;当时或许有超越时代的一些高见者,但数量相对总数太过渺小,无法影响总的情势。到了今日,需要还给历史真正的面目,杜绝一边倒的“盖棺定论”,希望这篇文章是个好的开始。 《闻一多集外情诗》与《人生边上的事》无趣得很。前者八卦得无趣,倘若对于诗人也要像狗仔队对娱乐明星一样处置,这位诗人泉下也会感觉忿怒吧,希望《书城》少一些这种捕风捉...
評分以前是每期必读!后来知道停刊的消息很是失落。 书城是本很舒服的杂志。 特别喜欢书城以前的广告语“有思想的人都很寂寞,幸亏还有好文章可以读”。 多久前的事了啊?我都记不起来了
評分改版本是一件好事,却把一本人文杂志加入了如此之多的商业元素。早在书城第二次改版是我接触到了它,早期还能找到文字俊秀的文章,可到后来越发的偏激,主题选择越发的边缘。我放弃了它。而如今又再次回来,却是一身的铜臭,已不复当年那个偏执狂的身影。原来与商人相比,第二版的书城却是偏执的那么可爱
評分改版本是一件好事,却把一本人文杂志加入了如此之多的商业元素。早在书城第二次改版是我接触到了它,早期还能找到文字俊秀的文章,可到后来越发的偏激,主题选择越发的边缘。我放弃了它。而如今又再次回来,却是一身的铜臭,已不复当年那个偏执狂的身影。原来与商人相比,第二版的书城却是偏执的那么可爱。
評分不知道这本杂志现在什么样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读过了。很多杂志都有种起伏曲线,我希望这本杂志在我再次看到你的时候,还是像你以前那个样子的。 第一次看到她是高二小菜同学带到班上,我随便借来看下。高中班上流行传阅各种杂志,最多的是《看电影》《外滩画报》《城市》,然后《三联生活周刊》《昕薇》《ELLE》《看天下》《milk》《1626》之类,《书城》只是芸芸众生中无意光临的不起眼的一位。 这本杂志根本买不到啊,就去邮局订,高三了就没订了,所以我的书柜也就有邮局送来的那十多本。我记得邮局报刊订阅柜台上有一本超级厚的册子,上面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