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原名大衛·康威爾,1931年生於英國。十八歲,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退役後在牛津大學攻讀現代語言,之後於伊頓公學教授法文與德文。
1959年,他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先後於英國駐波昂及漢堡的大使館服務,同時開始寫作。1963年,以第3本著作《冷戰諜魂》一舉成名,被知名小說傢葛林盛贊說:“這是我讀過最好的間諜小說”,從此奠定其文壇大師地位,之後陸續齣版的著作都備受歡迎,全球各大媒體都持續對勒卡雷及其作品做廣泛的報導。
勒卡雷一生得奬無數,包括1965年美國推理作傢協會的愛倫坡大奬,1964年獲得毛姆奬、英國Somerset Maugham奬、James Tait BTack紀念奬等,1988年獲CWA終身成就奬(另外分彆在1963年與1977年獲金匕首奬),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至今已齣版的19部作品,不僅受到全球各大媒體的矚目與讀者的歡迎,因作品充滿戲劇元素與張力,已有11部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
本書是約翰·勒雷的成名代錶作--英國資深間諜亞曆剋·利瑪斯親眼目睹自己最得力的手下被識破,並當場遭到槍殺之後,心生倦怠,準備退休。但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東德建立起來的間諜網被個個擊破,“此恨難消”,毅然接下最後一次任務,潛入東德、孰知卻陷入瞭撲朔迷離的危機中……
勒卡雷从来都希望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间谍世界,还有他对社会人生的真实看法,哪怕它只是一片灰色的阴影,哪怕它并不美好。 张 楠 2008年9月,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新书推出之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上先爆出了关于他的一个惊人...
評分 評分勒卡雷从来都希望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间谍世界,还有他对社会人生的真实看法,哪怕它只是一片灰色的阴影,哪怕它并不美好。 张 楠 2008年9月,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新书推出之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上先爆出了关于他的一个惊人...
評分中新网9月17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刊登文章《间谍小说大师:曾挣扎变节边缘》,摘编如下: 英国间谍小说家、前情报干员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透露,自己曾在变节边缘挣扎。他同时批评,美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对历史教训遗忘太快,并警告挑衅俄罗斯仍是十分危险的行...
因為作者本身是間諜,所以廢話少,行文緊湊,很流暢。讀完還是有點壓抑。一下午在辦公室讀完的
评分希望認真的對待這個係列的小說。
评分挺精彩的
评分是我愛看的類型,情節環環緊扣,看的好緊張,推薦
评分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寒風孤諜>這個名字,更吻閤整個小說給人的那種寒冷孤獨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