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亡經》是古代印度的一部經典,係8世紀蓮花生時代創作的,傳入西藏,被翻譯成藏文,名《中陰得度》(Bardo Thodol),朗達瑪滅佛時被埋藏於地下,成為“伏藏”,後由仁增噶瑪寜巴(Rigzin Karma Ling-pa)從色丹(Gser-ldan)河畔的甘布達(Gampodar)山掘齣。印度佛教大師蓮花生將《度亡經》傳入西藏後,藏族高僧將其翻譯成藏文,名《中陰聞教得度》(Bardo Thodol),20世紀20年代,藏族喇嘛卡孜·達瓦桑珠(Lama Kazi Dawa-samdup)和美國學者伊文思·溫茲(W.Y.Evans Wentz)閤作將其翻譯成英文,名《西藏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傳入西方,成為在英語世界産生深遠影響的最著名的藏傳佛教經典,西方人由此窺見瞭藏族文化和藏傳佛教之一斑。
本書深入討論瞭我們如何認識生命的真義,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幫助臨終者和亡者及他(她)們憂心守護在旁的傢屬們。通過上師或協助者誦讀的方式使臨終者寜靜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刻,最後安然度過肉體崩潰的恐怖境相。
看《西藏生死书》,书里讲人死后所经历的。藏传佛教相信,人死后,意识永远不死,只是转世投胎。 我开始有点明白,那么多人一步一叩首地往拉萨朝圣,不为今生只为修来世福的缘由。 佛讲放下,方能解脱。 人世间的烦恼都因执念而起。
評分《图解西藏生死书》是我读完了《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之后找来读的,翻开之后才发现图解的是莲花生大士的《中阴闻教得度》(The tibetan book of death)。所幸索甲仁波切的书里对于中阴闻教得度已经有了一些介绍,这本图解读来也颇为有趣。 ...
評分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来自于未知的恐惧,来自于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失去的纠结,来自于对幻象的沉迷。当死亡真的来临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明白根本没有死亡而只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蜕变时,也许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用在为那个时刻做好准备,而不是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評分人生在世,太多的事情不由己。譬如生与死,这样的大事尚且不能左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若是不如意,就露齿笑笑吧。 生与死,如此宏大的主题。古今中外的先哲圣贤岂肯放过,见仁见智的阐述一番。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評分读完全书, 对中阴的整个经历过程有了了解, 但有些想法与疑问还是想找机会与看过此书的人交流与讨论一下。 按照此书去做就能达至解脱, 到达没有痛苦的极乐。 而人世虽苦, 却有着许多美好。 要轮回还是要解脱? 全书图文并茂, 讲述中阴每个阶段的经历, 有故事,还有深化...
。。。
评分我一點都不懂宗教,盡管從無神論者嚮不可知論者搖擺,因為榮格所以來看西藏生死書,不過當看到和FREUD同樣的論點時,我笑死瞭.真是沒想到啊...
评分囉嗦
评分死後世界
评分這本書蠻好的,用現代人能瞭解的錶達方法解釋瞭很多深奧的古傳的奧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