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个人的回忆和对历史档案、党的文献、中央领导同志的选集、文选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重大问题的总结和根据新情况作出的新的重大决策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如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要翻故纸堆才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为什么发生空白还是太多。
评分其实薄老得写作班子水平还不低,毕竟是财经口的能手,论十大关系的背景,大跃进前后的情况都有一手史料,第一次曝光。虽然为粉饰,但多一些材料总是好的。
评分断断续续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下册看完了。相比上册而言,下册越看越乱,心情也越沉重。从中看到了毛的矛盾之处:既看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看到了他的独断专行;认同一定程度的个人崇拜,也强调破除迷信,对“万岁”保持高度警惕;求胜心切,急于改变现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政治真是太复杂了,经常需要将国际、国内的事件结合起来分析。最大的感触是,毛在50年代中后期的确变得不够谦虚谨慎了,对于党内的斗争,也没能很好地做到他所一贯倡导的“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他的一大缺憾就是没能真正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证民主集中制运行的制度机制,而将这一历史难题留给了后人。
评分第三十章写庐山会议毛和彭的,后来再次得到了验证。
评分非要翻故纸堆才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为什么发生空白还是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