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下)

中國通史(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傅樂成(1922—1984) 字力更,號秀實。聊城市(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著名史學傢。幼讀私塾。1930年,隨傢遷至濟南,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讀書,1933年在該校畢業後,先後在北京輔仁中學、貴州銅仁國立三中高中部就讀。1940年考入昆明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曆史係,1945年畢業。抗日戰爭勝利後,到南京珠江路教會中學任語文、曆史教員。1948年夏應聘到國立河南大學任助教。後去颱灣。1949年10月起,在國立颱灣大學先後任校長辦公室秘書、曆史係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5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傅樂成在北京輔仁中學讀書期間,曾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被推舉為學生代錶和組織遊行的主要領導人。後被捕入獄,經其伯父傅斯年保釋齣獄。在大學執教期間,治學嚴謹、平易近人。對秦漢、隋唐史的研究頗有建樹。撰寫的《中國通史》一書,在颱灣史學界影響頗大,日本史學界評價他“為一不可忽視的史學傢”。他一生著述甚豐,皆為史學論著。較有影響的有《秦漢史論文集》《隋唐五代史》等著作。他的史學論著有的被譯成英、日、朝等國文字,是颱灣、香港、日本、南朝鮮及東南亞國傢高等學府學習中國史的必讀之書。傅樂成終身未娶。步入老年後,體弱多病,孤身一人,思鄉情深,常流露齣對故鄉的眷戀和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期盼,生前囑親朋好友,待祖國統一後,將其骨灰與先父一起歸葬聊城原籍。去世後,颱灣大學、中興大學、颱灣史學會曾為其聯閤舉行隆重的追悼會,並設立“傅樂成教授奬學金”。颱灣大學將其生前主持的“秦漢史研究室”易名為“傅樂成教授紀念研究室”。

出版者:弘揚圖書
作者:傅樂成
出品人:
頁數:376
译者:
出版時間:2005-10
價格:NT$2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7153036
叢書系列:中國通史
圖書標籤:
  • 中國 
  • 曆史 
  • 中國通史 
  • 中國史 
  • 中國曆史 
  • 歷史 
  • 颱灣版 
  • 傅樂成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下冊從安史之亂以後的唐帝國,唐代的製度、宗教與學術、五代與十國、北宋與外族、南宋與外族、宋的製度與學術、元帝國的組織…至中國的現代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历史是我的伴侣,陪我走过了自识字以来的人生。 所以在相当一个时期,在对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一方面因为自身的思考,另一方面由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教育与宣传(大家想必都明白,也就不展开了)便不免的陷入了某种狂躁症——对中国历史定见的极度不信任,认为那是史学前辈们...  

評分

傅乐成先生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大师的侄子,本书写于1960年,以后不断修正,直至1978年。 今天的学者,大体不敢写通史,因为需要的阅读量太大,犯错误的可能太多,而超越前人的可能又太小。写通史,莫若说是一种炫耀,学力并不最重要,在学术圈中的身份与地位更关键。 ...  

評分

評分

书看完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感觉中国历史在自己脑海里清晰了好多。通史是以粗线条的形式为中国历史描一轮廓,让读者对历史知识形成框架,和整体的感观。比如春秋五霸兴起如何更替;战国七雄如何一一并入强秦;汉武如何奋起,轮台诏如何挽西汉于崩溃边缘;王莽的改革与败亡...  

評分

想买本中国通史看看,现在(2011年初)能买到的书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傅乐成《中国通史》2册本,傅乐成《中国通史》7册本。最后,买了傅乐成《中国通史》2册本。 这套上下册的《中国通史》装帧美观、纸质好、插图多且精致,60万字的篇幅对我也合...  

用戶評價

评分

宋之後的朝代在敘述上簡單瞭點,如果書再多齣一本就可以更完整的把脈絡理清,尤其越到近代史料越多且對現世的影響也越大,過於簡略實在有些可惜… 讀的是弘揚版,清末民初的幾章讀起來真讓人有痛心再三、不堪迴首之感,很難想像當時的知識分子是怎麼在大時代中救亡圖存,對比百年後兩岸間的交往與國際社會的角力仍在不停拉扯國傢前進的腳步,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國傢的成長除瞭外在的壓迫外,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內部的動亂,而內部動亂主要又齣自管理上的失策,治大國者若烹小鮮,傳統中國文化不乏道德良知,缺的是新式教育與製度,百年來的製度法規有明顯進步,但道德良知卻在西化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喪失,也許文化是我們在經濟軍事小有成就之外所應大力投資的吧…

评分

宋之後的朝代在敘述上簡單瞭點,如果書再多齣一本就可以更完整的把脈絡理清,尤其越到近代史料越多且對現世的影響也越大,過於簡略實在有些可惜… 讀的是弘揚版,清末民初的幾章讀起來真讓人有痛心再三、不堪迴首之感,很難想像當時的知識分子是怎麼在大時代中救亡圖存,對比百年後兩岸間的交往與國際社會的角力仍在不停拉扯國傢前進的腳步,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國傢的成長除瞭外在的壓迫外,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內部的動亂,而內部動亂主要又齣自管理上的失策,治大國者若烹小鮮,傳統中國文化不乏道德良知,缺的是新式教育與製度,百年來的製度法規有明顯進步,但道德良知卻在西化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喪失,也許文化是我們在經濟軍事小有成就之外所應大力投資的吧…

评分

不同的視角,通俗易懂。

评分

2019年2月16日讀畢

评分

2019年2月16日讀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