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
谈吐清新,虽然开卷并没有对陈子昂那部分产生很大兴趣,但是慢慢读来确实有新的体悟。“盛唐气象”被普遍认同,而唐诗高潮的发生及其原因也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些不长的文并没有被限制成生硬的论文,更多感性在里面,自然不是恢弘巨制,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启发的。李绅的《古风...
评分谈吐清新,虽然开卷并没有对陈子昂那部分产生很大兴趣,但是慢慢读来确实有新的体悟。“盛唐气象”被普遍认同,而唐诗高潮的发生及其原因也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些不长的文并没有被限制成生硬的论文,更多感性在里面,自然不是恢弘巨制,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启发的。李绅的《古风...
评分《唐诗综论》一书,我虽读得断断续续,加之囫囵吞枣,但也总算读下来了。不得不叹服于林庚先生的浑厚的学识以及深刻而精细的诗歌体悟。而其中,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便是“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唐诗高潮”板块的第二篇,也是非常出名的一篇文章。其中又...
评分第一次接触到林庚先生是在高三时学习他的《说“木叶”》,他在文章中论述了“木叶”特征、用法,以及“木叶”与“树叶”的区别,当时觉得他引经据典,写得很厉害,只是似懂非懂,而今才把他的原书《唐诗综论》找出来看完,也有一点收获。 对于读诗,林庚先生说:“新鲜的是对于...
评分近代以前,文学研究不外以两种方式进行,一为文献考订,一为诗文评点。近代以后,从王国维先生开始,古代文学研究才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考据、评点、西化研究三足鼎立的研究局面。到了上世纪 50-60年代,西化的研究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考据还因其有...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那无端的旋律,连绵为往日的,不幸的,迢远的一些事情。凉风的怀念才因此无往而不在。「伟大的作品正是那最辽远的情操的表现,因为它是最无凭借的,而且是永恒的、普遍的。」
评分有点枯燥啊……
评分作为诗歌学习的常识读物还是可以的。林庚先生本来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诗性直觉的精彩见解散落在本书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只是偶尔被庸俗社会主义的的灰尘所蒙蔽。遭遇了那样的时代,行文如此的谨慎,这都淹没了他的才华。读老一代先生们的书,不禁疑问:他们到底是真的被驯化了,还是因自己的眼界遭到了蒙蔽?
评分教条和唯物的典范,历史,必然,确定,规律,非常死板的东西,让人读了倒胃口!还好没有购买。与闻一多的唐诗成了明显的比较
评分「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那无端的旋律,连绵为往日的,不幸的,迢远的一些事情。凉风的怀念才因此无往而不在。「伟大的作品正是那最辽远的情操的表现,因为它是最无凭借的,而且是永恒的、普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