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遇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謻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
今天看这本书,里边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个人想让他的儿子成为一个纯粹的道德高尚的人,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就把他带到一座山上,给他讲道理,让他读圣贤书,以求不要受世俗污浊的影响.儿子十八岁的时候带他下山,挖塞不得了,儿子被这个花花世界震撼啦.好多从没见过的玩意啊.什么都新鲜...
评分初1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被忽悠了,去找语文老师,老师曰:只有阅读人类龌龊的一面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撞墙中。
评分文藝复興的文學和藝術講究『人>,十日談大談男女之愛,偷情之愛,可見當時的社會禁欲之嚴重。 我想任何藝術作品都是渴望沖破某種枷鎖,得到某種自由。 不喜歡的是那種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那種特黑白分明的思想。好中有壞,懷中有好,人之所以為人,一獸一神。
评分可能由于翻译原因, 文笔不是我喜欢的。 可能由于年代原因, 有些故事不是我喜欢的。 注:名字是我自己取得,原谅我取名无能 Chapter 1信仰 关于信仰的故事还是蛮多的,我比较喜欢的有 (1.2)犹太人犹太教亚伯拉罕皈依天主 这个故事讲的是,犹太人亚伯拉罕经不住朋友劝导决...
小黄书哈哈哈
评分有些淫荡 不过是中世纪思想解放的代表 在那个年代勇于做出这样的尝试是相当值得钦佩的
评分高一时同寝的林毅看过,下午自修在综合楼里拿来读过,那时读到装聋哑进修道院和修女搞的故事印象深刻。现在是看到就翻翻,有些没耐性读完,挑了几篇。或者说因为翻译文字觉得一般吧。
评分它和堂吉诃德一起奠定了小说叙事的某些传统
评分多人合译的,没有上海译文精装版的大量插画。语言上贴合现代一些,比较轻松自然,通俗易懂。 上海译文的翻译很有功力,有种华丽丽的戏谑的口吻,但我看着总觉得有些别扭,类似刚开始看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 只可惜,语言上被净化了,原来脸红心跳的词汇变得平淡委婉文雅了。上海译文版有大量的木刻插画,每个故事都有,这点有些怀念上海译文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